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老舍茶馆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今日作家」曾庆禄 ‖ 回 乡(小说)

更新时间:2025-07-08 01:17  浏览量:1

回 乡

文/曾庆禄

刚哥在土地里伺弄了大半辈子,口不吃舌不吞地攒钱才把儿子养大。好在儿子十分争气,大学毕业后考取了市里的公务员,并和做小学教员的儿媳结了婚生了子。而今孙子大了,住进了寄宿制学校,只周末才回家一次,腾出精力的儿子便力邀老父去城里享清福。他此前也无数次去过儿子家,老觉得城里不习惯,没得乡下自在。但这次儿子下了决心,非把他接去不可。临行前他把三间瓦房托付给了几十年的邻居兼好友张老头,张老头不仅可以用他的农具、办他的菜园子,还可以搬到他瓦房里居住。讲好不论哪个方面,刚哥都分文不取,直至自己百年归天后儿子最终回来一次性了断。

刚哥到城里头几天,儿子儿媳照顾有加。上学的孙子跟他很亲,并不嫌弃他这个农村老头子,每个周末回家后总是嘘寒问暖,顺便给他讲学校的见闻,甚至告诉他自己的小秘密。平时整日小酒喝着、香烟抽着,没事了就去小区和周边街道逛逛,看看外面的稀奇事;累了就回去歇着,打开电视,然后躺在椅子上打发时间,这不是人们用一生的辛劳盘儿护女想换来的神仙日子吗?

儿子和儿媳平时都很忙,生活上很讲究,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什么事都不让刚哥操心,特别是电器更是不让他随便乱动,生怕惹出事端,还甲乙丙丁给他列出一大串注意事项,让他无所适从。憋了快两个月,无所事事的刚哥开始有些烦躁,给儿子和儿媳商量想找个事情混混。儿子严肃地告诉他大环境影响,大学毕业的年轻人都找不到事做,还有你的汤喝?何况你一把年纪,身无长物!刚哥说别的不行,我去捡破烂总可以吧?这一说不打紧,儿子的额头立马皱得像个核桃。没等儿子发言,儿媳的脸就垮下来了:“爸爸,你是嫌我们对你不好还是没有给你零花钱?你满大街去吆喝着捡破烂让你儿孙咋个为人?再说,家里就巴掌大个地方,你捡回来那些破烂往哪儿搁?”儿媳虽然孝顺,心眼也好,但是个直肠子,说话像竹筒倒豆子,从不加修饰,也不太顾及别人的感受。刚哥绝没有想到自己随便提出的一个要求竟然在家中掀起这么大的波澜,纵然心有不甘,却不得不赶紧尴尬地收回成命。

儿子怕他闷出病来,给他报了个老年大学。学校里有的他都不会,他会的学校里都没有,没去两天,他觉得索然无味,便“辍学”了。

儿子儿媳早出晚归,白天见不着个人影,足见他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长期的坐吃俸禄也不是个事啊,自己闲人一个,已经拖累他们了,平时节约点,能为他们省一个是一个吧!

天气热了,客厅空调设定的是二十六度,他只需要按孙子教给的方法打开空调的开关就行。虽然坐着都流汗,但想起一个人也那么费电就感觉不值,便记得前几天和小区的几个老头去茶馆蹭空调的事,不光节约了电费,还在一起打打小牌或是说说话打发了时间,岂不是一举多得?心动不如行动,刚哥立马端了个茶杯下楼。出了电梯就看见隔壁王婆婆和李婆婆,打招呼后知道她们也是打算去茶馆,便一边闲话一边同路往最近的那家茶馆走。

没走几步,李婆婆突然“哎呀”一声说门好像忘记关了,赶紧陀螺似的转过臃肿的身子吃力地往回疾走。李婆婆这声“哎呀”像传染病似的,顿时就感染了刚哥,“到底自家门关没关好呢?”似乎也不敢确定,事关重大,还是回去看看才放心。当他气喘吁吁地赶回去时,老远就看见门关得好好的,就重重地拍了一下脑袋,怪自己记性就差,然后又返回电梯。

茶馆里凉风习习,热闹非凡,清一色的老头老太,有打纸牌的、有搓麻将的、有下象棋的,有带小孩的,也有什么都不做纯粹喝茶聊天的。刚哥便和相熟的孙老头、唐老头玩起了“跑得快”(一种纸牌游戏),中午各自吃了一份简餐后又继续战斗。但今天刚哥一点都不在状态,老是出错牌,偏偏孙老头是个炮筒子,看他心不在焉的样子就毫不留情地说了他几句。他正愁癞子没得擦痒处,两人就吵了起来,闹了个不欢而散。回家的路上一算账,自己输了七块,加上中午的饭钱和老板的抽成,一共用了十八块钱,便自责、肉痛得不行。

可是刚哥不知道还有更为闹心的事在等着他呢,当他一路胡思乱想地打开家门时,顿时就傻了眼:屋里已经冷得像冰窟,空调却还在像一个不知疲倦的老农一样悄无声息地工作着。他的心变得比冰窟还要冷:明明把空调关得好好的才出的门,咋又开起了?莫不是电线有故障或者是开关有问题?他自欺欺人的晃眼看了一下四周,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便赶紧关掉空调,并庆幸自己赶在儿子儿媳前面回到家,不然咋说得清楚啊!静下来后想喝口热茶,才记起茶杯还在茶馆里。觉得今天真晦气,偷鸡不成倒蚀把米,不仅输了钱,还闹了个架,更要命的是还让空调白白地开了大半天。要是冬天忘了关烤火器如何了得?他不敢继续往下想,便用尽力气赏了自己两个耳光,打得两眼直冒金星,同时狠狠地做了一个决定:“城里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儿子儿媳回家后,发觉屋里凉凉的,都夸老头有进步,舍得开空调了,只是提醒他年纪大了,温度不要调得太低。见刚哥闷闷不乐的蜷缩在沙发里没有吭声,担心他感冒了,提议送他去医院看看,可他马着张老脸就是不开腔。晚饭时,照例喝完了一杯酒,他才有了缓和的意思,很严肃地招呼儿子儿媳坐下,把今天的遭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们,表示在城里待着太难受,希望趁着骨头还硬朗能重新回乡下去过几年洒脱自由的日子,等爬不动了再说下一步的事,并申明明天就要回到乡下去。

儿子儿媳听了他的话又好气又好笑,原来就这么个事啊,以后注意就是了,何必这么劳心费神呢?他说年纪大了、记性差了,刚做过的事或准备做的事转背就忘得一干二净,越是在意的事情约容易出错,搞得自己一天紧张兮兮的,今天的事就是最好的证明,请儿子儿媳务必尊重自己的想法。儿子很是无奈,便连更半夜替他收拾了行李,请好假开车送他回去,沿途像嘱咐不经事的孩子一样给他讲了很多很多,生怕漏掉了哪个方面。

从坐上回乡的车开始,刚哥好似卸下了千斤重担,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完全沉浸在解脱后的欢愉与兴奋里,至于儿子说了些什么,他一句也没有听进去。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作者简介:

曾庆禄,汉族,男,生于1964年7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已退休),业余长期考察、收集、研究当地及周边地区风土民情及饮食文化,现居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场馆介绍
北京老舍茶馆成立于1988年12月15日,取自于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茶馆》,是集京味文化、茶文化、戏曲文化、食文化于一身,融书茶馆、餐茶馆、清茶馆、大茶馆、野茶馆、清音桌茶馆,六大老北京传统茶馆形式于...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三号楼3层
乘44路、48路、22路、特2路前门站下
北京老舍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