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华列传
更新时间:2025-07-10 06:36 浏览量:1
杨公少华,字伯华,满族人也,生于北京。
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然其性好艺,鬻技市井,以滑稽之态娱众。
初入梨园,执役杂务,然每观名角献艺,辄默记于心,归则效之,虽饥寒交迫,未尝辍其志。
新中国成立后,公移居天津,入轧钢一厂为钳工,业余之时,仍不忘相声之艺,常于街头表演,积攒经验。
当是时,相声之道式微,杨公入天津市曲艺团。其间,公为马三立、马志明捧哏,合作《戒烟》《地理图》等经典之作,广受好评。
杨公以以“蔫哏”风格独步天下,凭《枯木逢春》等作品声名鹊起。
登台则垂眉低目,若昏昏欲睡,然片语既出,四座雷动,所谓"大巧若拙"者,殆谓此欤?尝有观者云:"杨公之哏,如老姜浸醋,初尝平淡,回味乃觉辛辣透骨。"
晚年名益盛,犹躬演于小园。公之作品亦多聚焦社会现实,如《征婚》等,呼吁尊重老年情感需求。每每想之,尤为难得!
公之艺术生涯,跨越八十年,见证了相声艺术之传承与创新。公为人豁达,虽生活多坎坷,始终以乐观态度面对。
公离世于2025年7月9日,享年九十四岁。
是日,公尚出席天津某饭店开业剪彩仪式,轮椅之上,笑容满面,似为一生艺术生涯作最后之致敬。
太史公曰:杨公一生,如柳絮随风,起于贫贱,终成大家。
其艺在"藏巧于拙",其人在"寓智于愚"。今观市井谐谑之辈,多务冶容夸饰,求速效于顷刻,孰能如杨公之静水深流耶?昔优孟衣冠讽谏,东方朔诙谐悟主,杨公承此遗风,使笑中有泪,谑不失雅,岂非所谓"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者乎?今公已逝,而津门茶馆犹闻回声,恍若其"蔫然一笑"尚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