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抗战遗址】宜宾江安文庙--抗日烽火中的中国戏剧摇篮
更新时间:2025-07-16 22:26 浏览量:1
1935年,被称为“话剧第一校”的国立戏剧学校(简称“国立剧专”)正式在南京成立。当时正逢毁家纾难、救亡图存的动乱之年。
中国戏剧教育家、理论家余上沅受教育部聘请,担任国立戏剧学校校长一职。
后因战争几经辗转,1939年5月,国立剧专迁至江安。
江安各界人士为剧专迁江安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由戏剧协社在文庙演出曹禺的剧作《原野》。这是《原野》在全国第一次公演。
在江安办学6年,是其办学历史中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最关键的黄金时期,是师生创作和演出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剧专培养人才最多的时期,同时也是学校生活最丰富的时期,江安也由此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摇篮,其江安国立剧专旧址也是中国唯一一个国立剧专旧址。
当时的国立剧专,边宣传抗战边办学。流亡迁徙中,曹禺与国立剧专的师生们同仇敌忾,组织起“战时巡回公演剧团”。剧专师生积极编排演出抗战救亡戏剧,唤起了民众抗战的热情和行动。
剧专共办学14年,江安校址办学时间最长,培养学生最多,公演话剧最多,云集了曹禺、焦菊隐、洪深、吴祖光等戏剧大家,培养了谢晋、王生善、凌子风、王永梭、王恩等一大批优秀的戏剧人才,先后公演了《岳飞》《雷雨》《哈姆雷特》等中外话剧、歌剧以及街头剧、杂技、木偶戏。
在江安的6年里,剧专成为文化抗战重要的阵地之一,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和演出活动,创作演出了大量抗日戏和进步戏,对鼓舞民众,推动民众积极抗战,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心,发挥了文化方面的巨大作用。
剧专在江安办学的6年中,剧专师生创作、排练上演了《凤凰城》、《岳飞》、《流亡三步曲》、《雷雨》、《日出》、《北京人》、《蜕变》、《家》、《塞上风云》、《清官外史》、《哈姆雷特》等中外有名话剧、歌剧以及街头剧、杂技、木偶戏200多个剧目;
其中《哈姆雷特》、《家》、《北京人》、《蜕变》等是在我国首次上演,话剧《正气歌》,评剧《花为媒》,京剧《三打陶三春》等作品,更是为激发革命斗志、凝聚民族精神、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与统一等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
余上沅倡导“国剧”,他也是最早把西方戏剧介绍并移植到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
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在中国第一次公演,就是余上沅校长推动的。1942年初,余上沅校长委托戏剧大师焦菊隐导演一部莎士比亚的戏剧,因为焦老先生对中西方的戏剧都有深厚了解,他也欣然接受。
但是,焦菊隐不免有些担心:江安人民能看懂吗?看过之后能理解吗?喜欢吗?
经过几个月的用心筹备,1942年6月5日,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最终在江安正式公演,这也是其在中国的首次公演。
据国立剧专校友赵福鸿于1947年编写的《国立剧专历次公演登记册》记载,当天,观众人数达5000人,连演数场,场场爆满。“演出是在一个祭祀孔子的坝子上。当时的情景不得了,坝子下挤满了观众。大家坐的坐,站的站,甚至有些人还站在椅子上。很多江安人都回忆过这次演出。
当年,江安剧专与延安鲁艺齐名,同为我国艺术教育史上的奇葩。
其师资阵容异常强大,拥有一大批文化名人,如余上沅、曹禺、洪深、焦菊隐、张骏祥、黄佐临、金韵之(即丹尼)、吴晓邦、陈白尘、章润、马彦祥、陈鲤庭、丁易、吴祖光、沙梅、张定和等等。还有钢琴家、比利时人葛利华。
莘莘学子慕名远道而来。如17岁的谢晋于1941年,不避战乱风险,从上海辗转香港等地,终于来到江安,考入国立剧专。
在这六年多的艰辛日子里,剧专创作、育才双丰收。曹禺的《蜕变》《北京人》《正在想》,吴祖光的《孩子军》《正气歌》都在这时完成的。
曹禺着手改编巴金的小说《家》,吴祖光开始构思《风雪夜归人》。
曹禺自称江安时期是他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剧专培养出近千余名毕业生,他们当中名家辈出,如谢晋、翟希贤、刘厚生、王生善、项堃、陈怀恺、冀淑平、温锡莹、张雁、李累、田广才、王永梭等等。称江安时期为国立剧专的黄金时代,准确无误。
1949年后,国立剧专与原华北大学艺校、东北鲁艺学院合并组成中央戏剧学院。
2017年5月16日,中共江安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体会议,一致表决通过恢复国立剧专旧址,旧址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计划投入3.87亿元。
为推进国立剧专江安旧址恢复工作,振兴江安文化产业,造福江安人民。2017年9月27日,江安国立剧专旧址搬迁正式启动签约。
国立剧专江安旧址不是一般形式的恢复,他还展现当年整个国立剧专,在江安的学校的一些风貌,还有演出或者再现。同时还要采用现代化的声光电信,也就是用现代的方式来展现我们国立剧专纪念馆作为历史博物馆一个形式,他是一个多元化的,现代化的方式来体现。
随着国立剧专旧址的恢复,剧专文化的底蕴和内涵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随着而来的还有文化产业的提档升级。
2019年11月16日,“国立剧专在江安”八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举行国立剧专史料捐赠仪式,国立剧专史料江安陈列馆再添剧专珍贵史料32件,
由四川省台办和重庆市台办联合举办的2025“文化抗战川渝行”两岸媒体采访活动于6月22日启幕。25日,两岸媒体走进中国戏剧学院前身江安国立剧专,国立剧专史料江安陈列馆馆长张毅在陈列馆现场为两岸媒体生动讲解这段战时戏剧教育发展史,并在参访后接受两岸媒体采访。
今年正值国立剧专成立90周年暨抗战胜利80周年。半年将举办纪念活动,拟邀请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及台湾戏剧界人士共同参与,续写这段跨越海峡的文化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