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还在开KTV
更新时间:2025-07-23 05:21 浏览量:1
星聚会的某家门店,主打年轻人喜欢的赛博科技风格。
文|丽蘋
编辑|黄栌
“一个从来不去KTV的人,开了7家KTV。”
李辉从完全不了解量贩式KTV行业到现在已经开到第七家店,中间只经历了6年时间。
年轻时在大企业干了十几年,一路干到管理层的他为了寻求更好的个人发展,辞职出来自己搭团队,办起了物业公司。生意慢慢做起来之前,他还亲力亲为开过餐馆。总之,在涉足KTV之前,多年职场经历叠加商业经验的他,可以说是物业领域的资深人士、KTV行业的门外汉。
一个懂商业、善投资的人,在中年再次扎进完全陌生的另一行,甚至以平均每年新开一家的增速持续投入。
在大众的印象中已经接近夕阳产业的KTV又悄悄成了一门好生意?
除了李辉,又有谁还在持续入场?
“决定开店前,我去线下考察过很多次。”
李辉住在苏州。距离他生活的小区500米,有一家星聚会KTV。
店老板刚好是李辉的朋友。2019年,他第一次从这位朋友口中听说开量贩式KTV能挣钱。甚至,朋友建议他也去开一家。“不瞒你说,我不仅听都没听说过,平常连唱K都不去。”李辉没有马上决定,选择先去那家店观察观察,“作为客人体验了,用商业视角也分析过。”
在企业上班的那些年,李辉长时间负责过员工培训。经验告诉他,人才团队之于一家企业的良好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前前后后了解细节大概一年多,确认这家店的生意不错且拥有稳定的客流后,李辉决定试试,“人员团队的管理培训做得到位,有成体系的课程。经营模式不错,内外部环境也舒适。”很快,他的第一家店经过星聚会总部团队的多番讨论选址,最终在2021年12月于苏州昆山的天虹商场开业。
星聚会店长正在参加总部统一组织的综合能力培训。
标准化的服务、店长责任制的托管运营,让李辉感觉自己是“无痛开店”。
从装修到筹备、招聘到宣传,李辉全程就靠一部手机和星聚会拓展部、运营部的负责人同步进度。刚开始,他还会去现场看一看。后来,他明白自己不懂量贩式KTV的经营之道也没关系,“所有流程中,有人懂且足够专业。”
不用额外投入精力的靠谱项目不多,“星聚会算一个”,资金有余力的情况下,早年间的餐饮创业试水让李辉精疲力尽却没有达到预期回报。他在自身的经验优势领域物业公司上的拼搏,则以多年努力换来了稳定可持续的收入。随着年龄渐增,折腾许久的他更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多一点生活,更久地陪伴家人。
第一家店开出来后,李辉每天一睁眼,不是去现场巡店,而是打开手机看看昨晚的收入。
在对商业模式的信心以及第一家店经营良好的基础上,李辉开始“蹲”好位置。听到星聚会总部有新的选址要招商,他会下意识看看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
好位置,在商业逻辑中很重要。只是,有时拿到黄金地段也不代表一帆风顺。
全国知名的商业中心合肥淮河路步行街,2024年的客流量超8000万人次,日均客流超20万人次。这条街上的梦之城招商时,星聚会拿到了位置。商业嗅觉灵敏的李辉闻讯抢占先机,和星聚会再次达成战略合作,准备开出自己的第三家KTV。这家店占地面积将近1500平方米,设计中包含30个包厢。
星聚会KTV的部分包厢内部装修风格。
设计、装修等流程顺利推进时,投资额达到新高的这家店却迟迟无法等来开门迎客的那天。李辉开始有点“急了”,眼看着房租每个月付出去,却不知道啥时候能营业,“当地对消防管控非常严格,一个指标没有合格,就不能开张。”
这件事对李辉与星聚会的团队之间的信任是一个冲击。
“解决这个问题的还是最初对接我的同事。”李辉发现,拓展部的人比自己还上心,还着急。从上海来来回回跑到合肥多次,大半个月待在现场盯进度,逐个点突破的星聚会员工,最终让这家店在2024年9月正式接待了第一批来此欢聚的客人。
巨大困难前的并肩同行,消解阻碍的瞬间也加固了双方之间的信任度。
李辉在这家店之后,又陆续新开出4家店。
量贩式KTV的运营模式虽然无法在短期内火速挣到大钱,但稳定的收入和有保障的回本周期,却让李辉很安心。在他的估算中,正在持续经营的门店收入已经占到包括主业在内全部收入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再过些时间,感觉可以到百分之六十”。
位于安徽禹悦里的K618门店,李辉在开业仪式上为醒狮点睛。
星聚会的每家门店在内部系统里都有编号。李辉的第一家店,昆山天虹店的编号是K106,第7家店是K618。
四年不到,在他不断开店的时间里,国内其他“黄金商圈”也已经悄悄出现了五百多家星聚会KTV。
当时国内五百多家店的投资人中,有一位常年旅居在世界各地。
李辉在国内,可以随时随地去现场看店里的情况,对实际的经营状况很了解。满世界跑的曲艺居然也敢投资开店。她不仅开了,还在筹备第二家、第三家。
“告诉家人我要投资(量贩式)KTV的时候,他们都觉得我疯了。”曲艺在国内读完高中后就去了德国留学。学计算机专业的她,大学毕业后留在当地,入职了一家知名企业做程序员。
工作几年之后,曲艺开始跨行,果断转战大健康行业做代理商,“程序员的工作对自己来说实在是有点枯燥,就辞职换行业了。”
家人无法理解理工科知识背景、海外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她,在面对国内的经济以及KTV行业完全不熟悉的情况下要花几百万元开一家店。
“我之前很少投资。”曲艺深耕大健康行业,充分发挥了性格优势长板的情况下将事业做到了全球化。在她的路径中,抓准时机、选对赛道快速完成经济积累的决策起着关键作用。其间,她重构了对商业逻辑的认知体系,坚信很多企业的发展能否科学且长久和创始人风格有着密切联系。
“让我下决心的,其实是星哥(星聚会集团创始人、董事长翁培民)。”曲艺在两三年前开始回国拓展国内市场的业务,在敦煌的沙漠徒步中第一次认识对方。
同行的其他投资人朋友和曲艺介绍星哥及星聚会。“他给我的感觉就是踏踏实实做实事的一个人。(听完)他的思维模式、商业逻辑后,当下就决定投第一家星聚会。”曲艺回去后就跟对方的团队对接,进入筹备期。
对曲艺来说,拿出一部分钱开家店并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找到一个完全符合她需求的项目。找到项目之后,曲艺会相信自己的商业直觉,不带犹豫地立刻行动。
除了开业当天亲临现场,曲艺第二天就去了其他地方。在接下来的那一个月内,她依靠互联网和店长密切联络,询问细节。隔着一块屏幕的表达,有时候会阻碍双方的信任建立。前一会儿还在问店长一些事情的曲艺,几分钟之后就收到对方说要请病假的信息。“店长不会是想撂挑子了吧,那店咋办啊?”曲艺在那一刻确实是感到了一些无措。
星聚会创始人星哥和曲艺一起巡店。
好在事情迅速厘清。
困在疑惑中的她,在团队信息透明的机制中得知店长确实是身体突发情况,“星聚会的运营团队很快给出了解决办法”。逐渐放下担忧的同时,看到后台系统每天传回的经营情况,她在第二个月就已经回归松弛,“自己主业有很多事情要推进的,根本没时间管”。
和店长的前期密切沟通中,她发现对方的工作非常负责后,便不再过度关注,甚至连营收数据也从每天打开变成一个月看一次。知道店长有经营KPI和回本压力的她,现在还偶尔劝对方不要太拼,“健康是最重要的”。
在真实的经历中发现从创始人、总部同事、店长到一线员工都惊人的风格一致、踏实经营之后,曲艺在短时间内又投资了第二家和第三家店。
曲艺在门店开业剪彩的现场。
如今的她,在满世界飞的情况下拓宽人生的边界和可能性,足迹落在全球不同的角落。她的店则在长沙像“定海神针”一般,每天见证着一场又一场好友相聚。
商业认知全面、经验老到的老板们敢在KTV赛道冲锋时,2024年刚毕业的00后大学生居然也挤进来了。
作为量贩式KTV行业头部品牌的星聚会不仅被“目光毒辣”的投资客青睐,还是年轻投资人施宇杰心中的友好项目。在香港已经生活了六年的他,凭借对当地消费的了解,选择在寸土寸金的兰桂坊抢占先机,把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KTV品牌开进了港人音乐消费的中心。
刚毕业就敢开店当老板,这一届的00后已经洞察了年轻一代的消费取向——现在的年轻群体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
国内的量贩式KTV,对有深度交流的需求同时又希望氛围足够轻松好玩不尴尬的各个年龄段公众而言有着足够的吸引力。“但香港目前已有的KTV,在装修风格和设备水平等方面,还无法完全满足大家的需求。”在苏州长大的施宇杰,高中毕业后赴香港读大学时发现了这个行业的地域差异。
发现家里长辈和星哥熟识后,对项目又做了一番了解的他,在星聚会团队在香港找位置时果断加入合作。
港人北上消费已成热议话题的今天,内地游客对香港的热情也在悄悄攀高。2025年的五一黄金周期间,超百万人从内地去香港度假。那几天,知名打卡地之一的兰桂坊人头攒动。
在世界级的热门地,施宇杰选择开一家广迎天下客的KTV,让从不同地方出发来此的游客、当地的居民都能在此共同感受音乐之下的情绪流动、情感支持。
“开店的成本不低,也经过反复地思考。”施宇杰主业是面向内地来港读书的同学做留学咨询和职业衔接培养的,明确地知道靠谱的品牌、机构、人才、团队在任何领域都非常重要,“不仅仅是要挣钱,更应该做现代人真正出自内心喜欢、正能量的事情”。
星聚会KTV与香港兰桂坊的合作签约现场。
“星聚会连一包纸巾都有供应链,都能控制成本。”知道从装修到采购,从培训到服务都有标准化的细节时,施宇杰对项目的不确定性逐渐减弱,对团队的专业性不断刷新认知。
不仅是供应链,对于“星聚会,不仅仅是KTV”的实际内涵,施宇杰都能脱口而出,“这里就是大家快乐聚会的场景,唱歌唱累了就玩一把桌游,桌游玩累了再来一顿下午茶,吃完喝完大家再继续选一首喜欢的歌。”为了让更多人能感受到现代量贩式KTV的欢聚快乐,他在香港投资的第二家门店也已在筹备中。
三位年龄、主业类别、性格、地域等特质完全不同的投资人,却选择了同一个KTV品牌,认准了一个团队的情况下都开了不止一家店。吸引他们的到底是什么?
“踏实”“靠谱”“专业”是他们在表达中频频出现的关键词。
作为数百位投资人心中“靠谱”的星聚会,不仅在人才团队、商业模式上跑出了专属的优势打法,还在品牌打造和出海上极具实力和野心——用东方音乐,交世界朋友。
7月21日,“用东方音乐,交世界朋友”星聚会全球战略发布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落下帷幕。会上,星聚会联合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共同发布《中国线下文化娱乐新消费白皮书》。该白皮书围绕行业、科技、创新、文化、政策五大维度阐述文娱消费的变迁迭代,梳理了时代更替下的消费者线下生活风格变化。
星聚会创始人星哥在发布会现场作主题演讲。
作为量贩式KTV的国内头部品牌,星聚会与时代共振,在受到消费者青睐的情况下依然在动态回应公众的内心需求。星聚会集团创始人、董事长翁培民在发布会上以《破界·重构·智链全球——星聚会创新和全球化战略发布会》为题的演讲中表达了品牌出海的信心——在海外,随着星聚会的不断深入,将更新海外音乐娱乐消费的选择,打出中国品牌的特色。
星聚会的品牌出海战略正在实际推动中,已在日本东京完成海外首店的开业,同时在澳大利亚等地筹备。包含正在筹备中的,星聚会已经在海内外落子一千家门店。值得一提的是,没有一家门店因为亏损倒闭。星哥希望不同的人都能在星聚会得到难忘的快乐记忆。
在这位创始人的概念中,“星聚会一共就在做两件事情,一件是音乐的事情,一件是欢聚的事情。”
投资人眼中的星哥,仿佛永远能量无限。
星哥在手机前出镜录制短视频。
李辉对此印象深刻,直言对星哥能力的欣赏,“上一秒他还在跟你吃饭聊工作,下一秒就出现在镜头前直播。”
作为星聚会品牌的创始人,星哥在一边打通资源一边搭建专业团队的同时,也依然在像李辉一样开出自己的门店,在不同的城市用最靠近消费者的方式了解市场的需求变化。
某种程度上,创始人躬身入局,才能以更高效的方式作出产品设计、品牌发展的决策。在星聚会的上海总部,专门负责后台运营的部门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各家门店实时传回的数据。大量经营数据分析的工作,无疑给整条供应链的管理带来了更准确的判断依据。
深谙社交媒体传播规则的星哥认为,如今的现代社会,酒香也怕巷子深。做好产品是基础,通过各种方式打出品牌知名度才能更稳地托起投资人的选择。
为了让世界范围内的消费者,刷新对中国量贩式KTV的发展现状,星哥在一线跑商圈、巡店的同时,还在持续性更新以个人为IP的自媒体,在镜头前叙述东方音乐如何交世界朋友的商业路径。
当一首首出生于东方的音乐,在不同文化的土地上丝滑响起时,中国品牌出海的意义正在被无限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