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老舍茶馆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翻译问题:让战争充满着戏剧性

更新时间:2025-07-23 15:32  浏览量:1

当时的清朝只有广州一个对外通商口岸,官员和普通民众不能接触外商,商行负责对接。因此,对英语的需求很小,全国的翻译就在广州这里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会中文的也只有几个。因为翻译问题,闹出不少误会。

1840年7月4日,英军到定海,送了一份用汉语的最后通牒:启定海县主,速将所属海岛、堡台一切投献,惟候半个时辰,即行开炮轰击。

定海县令姚怀祥一看半个时辰,那与直接打有什么区别。

实际上是翻译错误,英文写得很明白,是“六个小时”之后,被错译为“半个时辰”。从这也可以看出,英国人带的翻译也是个半吊子。

但这“半个时辰”的威胁,让姚怀祥破了天朝的先例,成为第一位战时登上夷舰的官员。

1840年8月11日,清朝拿回了英方给的照会,照会的主要条款就是赔偿鸦片、割地、向行商讨要欠款,建立平等关系。与后面的《南京条约》内容基本雷同。

这样一个强硬的照会,天朝的道光按理不能接受。可是,他接受的很爽快,罢免了林则徐,委派琦善为新的钦差大臣,与英国人去广州谈判。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问题出在汉译本的翻译上。英国的翻译水平也不怎么高。

如照会的标题《巴麦尊子爵致大清皇帝钦命宰相书》,就很有问题。

英国人遵循的是当时英国惯例,各国君主之间并不直接作外交文书的往来,而是由君主授权政府负责人,和外国同级别政府官员之间展开。可是当时的中国只有皇帝与朝廷。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以宰相翻译政府负责人,可是自从朱元璋之后,中国就不再设宰相了。

内容的错误就让道光们自以为是了。

英文翻译成中文:兹因官宪扰害本国住在中国之民人,及该官宪亵渎大英国家威仪,是以大英国主调派水陆军师,前往中国海境,求付皇帝昭雪申冤。

这个翻译大有问题,你想炮舰都来了,还要“昭雪申冤”?

把“英籍居民和国家尊严遭到中国当局侮辱”译成“官宪扰害本国住在中国之民人,及该官宪亵渎大英国家威仪”。使咄咄逼人的炮舰外交变成了低三下四的诉求。

当道光看到这段文字时,很容易循着天朝的思维,认为当前的纠纷源自广州地方官的处理不当,所以才有这些夷人的北上喊冤,告御状

虽然如此,国主不容住在他邦之本国民人,遭残受辱吃亏,倘若已经见屈,国主必行查鉴申冤。“取得补偿”变成了“查鉴申冤”,不容道光不误解。

8月20日,道光给英国人回了一封谕旨。

上年林则徐等查禁烟土,未能仰体大公至正之意,以致受人欺蒙,措置失当。兹所求昭雪之冤,大皇帝早有所闻,必当逐细查明,重治其罪。现已派钦差大臣驰往广东,秉公查办,定能带申冤抑。该统帅懿律等,著即返南还,听候办理可也。

正是因为翻译的问题,让道光们以为这群夷人是来告御状,击鼓伸冤,而不是来打仗的,那大皇帝还不好好的安慰一下。英方把中文翻译成英文,以为大清皇帝已经同意了英方的请求(定能带申冤抑),只是谈判地点需定在广州(返南还)。

后来在广州谈判,发现皇帝在天津同意的都不能落实,殊不知,皇帝的意思根本不是他们想的那个意思。

场馆介绍
北京老舍茶馆成立于1988年12月15日,取自于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茶馆》,是集京味文化、茶文化、戏曲文化、食文化于一身,融书茶馆、餐茶馆、清茶馆、大茶馆、野茶馆、清音桌茶馆,六大老北京传统茶馆形式于...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三号楼3层
乘44路、48路、22路、特2路前门站下
北京老舍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