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老舍茶馆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坚守红木“茶馆”的老者

更新时间:2025-07-26 18:24  浏览量:1

夏日清晨,我习惯出门晨练,穿过几条街巷,便踏入城东的老商业街。街面如洗过一般,清爽透亮,阳光轻巧地爬上斑驳的墙头,又悄悄洒落下来。这一带铺面大多紧闭,未醒的卷帘门沉默垂着,唯有一扇旧木门虚掩着,隐约透出一点灯光来。

我推门而入,门顶悬挂着铜铃轻摇,发出“叮当”一声,清亮地划破了屋内的寂静。一位老人正坐在店堂深处,此刻正缓缓抬起头来。他须发皆白,脸上皱纹细密如刻,眼光却依然清亮,犹如蒙尘已久的古镜,却仍能透出幽微的光。他手中正捏着茶具,向我含笑点头,招呼我坐下。

小店不大,原本应是个红木家具店,如今却显出几分寥落来。那些雕花精工、油亮华贵的太师椅、八仙桌,层层叠叠堆列于墙边,如同沉默的士兵,在尘雾中静待着无期的号令。此刻唯有店堂中央一张小茶桌,被老人擦得光洁明亮,在初升阳光的抚摸下,映出柔和温润的光泽。

“生意……不太好做吧?”我端起茶杯,茶香清雅,入口微涩,忍不住问道。

“人都不来了。”老人声音平静,却像一柄钝刀慢慢刮过心口,“这木头,如今谁还稀罕呢?”他轻抚身旁一把扶手椅的靠背,那木纹如水波般温婉流转,却蒙上了薄薄一层灰,宛如蒙尘的宝器,静待着识货者的拂拭。

老人提起水壶,水流如线,注入杯中,姿态舒缓却凝定,仿佛时间在他身上已流淌得格外缓慢。壶口热气氤氲升腾,与晨光中浮动的微尘纠缠缭绕。他目光悠远,似乎越过蒙尘的桌椅,望向店门外那曾经繁华鼎沸的街道:“三十年了,当年这条街,热闹得挤不下脚……如今呢?都走啦。”他语气淡然,眼神却沉淀着岁月淘洗后无法言说的沉甸甸的物事。我随着他的目光望去,门外街道空旷,除了阳光在青石板上移动,只有风卷起几片落叶,孤寂地打着旋儿。

茶过三巡,我起身告辞。老人依旧端坐,双手拢在袖中,如同嵌在时光深处一尊静默的雕像。他微笑道:“常来坐坐,我这儿不卖红木了。”他目光扫过满屋沉默的家具,语气带着一种尘埃落定后的安然:“这里只卖时间。”

推门出来,阳光已斜斜地探入店堂深处,恰好落在那张光洁的茶桌上,也落在那老人安坐的轮廓上——他和他那些蒙尘的珍宝,一同沉浸于这片寂静的金光里,仿佛时间在此处已然沉淀凝结。门外街巷依旧空旷寂寥,偶尔有行人匆匆经过,如同疏落的雨点,溅不起丝毫回响。然而那店堂之内,却自有一方天地:阳光在微尘中无声浮游,茶烟在静默里袅袅升腾。老人安坐其中,连同他那满屋子蒙尘的旧梦,在日光里静默着,竟显出别样的安稳与丰盈。

店堂内蒙尘的珍宝,与门外喧嚣世界恍若隔世。老人安坐其中,如同在时间河流里投下的一枚锚——任水流如何湍急,锚定之处自生安稳。这安稳并非与世无争的逃避,而是看清了奔流方向后,对自身位置一种沉静的确认。纵然人声寂寥,他那壶茶烟依然袅袅升起,在无声的坚持里,悄然抵抗着光阴的冲刷。#家居##市场#

场馆介绍
北京老舍茶馆成立于1988年12月15日,取自于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茶馆》,是集京味文化、茶文化、戏曲文化、食文化于一身,融书茶馆、餐茶馆、清茶馆、大茶馆、野茶馆、清音桌茶馆,六大老北京传统茶馆形式于...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三号楼3层
乘44路、48路、22路、特2路前门站下
北京老舍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