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办白事请“一条龙”到底值不值?真实花费和暗坑全扒拉
更新时间:2025-07-21 06:06 浏览量:1
村里办白事请“一条龙”到底值不值?真实花费和暗坑全扒拉
最近隔壁张大爷走了,他儿子从城里赶回来,说要请“一条龙”服务。结果白事办完发现花了两万多,比原来计划多花一倍。这事让我想起前年王婶家办白事,也闹过不少矛盾。现在村里老人越来越多人手不够,年轻人对传统流程又不懂,只能花钱找人帮忙,但这里面的坑实在太多了。
之前听李叔说过他家的事。他老娘去世那天,中介介绍的团队来收拾遗体,也就是随便擦了擦脸,就套上新衣服。李叔一家后来才知道,要是自己擦才算尽孝道,找人擦会被亲戚议论不孝顺。结果他们花了八百块服务费,还得听人指指点背。
现在“一条龙”包什么全是口头说的。有的说包灵堂布置,其实桌椅都要另付钱,一根香也要收五毛。我亲眼见过人家签完合同,后面又冒出二十多项收费。有回刘家办白事,服务商临时说必须买他们提供的寿衣,一套要三千,比镇上市场贵一倍多。
最离谱的是价格能随便变。去年赵家请了两家团队比价,同一服务相差一千多,没人解释清楚为什么会差这么多。还有人被收过“风水先生咨询费”,其实就是路边摆摊的算命先生,收了五百块给墓地指方向,后来问了懂行的才知道根本没按规矩来。
村里现在越来越多家庭吃过大亏。有人算了账,自己请邻居帮忙能省七八千,但年轻人不愿回村麻烦人,宁可多花钱。上周李家姑娘打电话哭着说,她爸非要雇“一条龙”,结果被推销买了三口棺材,说是要保全家运势。
有次赶集听见民政的人发传单,说国家要出台新政策管这行,给补贴让村里自建互助队。但村里老人觉得互助队没人信,还是认老字号。现在好多地方推行电子清单,把服务项目一条条写清楚,但老人们不会看手机,签合同时只能照着画押。
前天王会计在茶馆说,他们镇开始试点统一收费,但上面要求太死板,有些传统仪式被剔除,弄得老人更闹心。听说北方有村自己凑钱建了服务机构,雇本地人做事,价格能商量,但年轻人嫌没面子,还是爱找外面的。
眼下情况就这样,白事一条龙成了烫手山药。有人图省心认栽,有人骂坑人但没辙。政策慢慢改,老规矩慢慢变,但真轮到自家头上了,还得自己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