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旗映青春 曲韵颂风华!优秀青年曲艺演员齐聚英雄城奏响军民同心强音
更新时间:2025-07-31 18:52 浏览量:1
7月30日晚,“青春曲韵 军旗飘扬”优秀青年曲艺演员八一献礼主题晚会在新建区文化中心剧场举行。11个优秀曲艺节目轮番登场,南昌道情、苏北琴书、湖北大鼓、相声、评书、小品等多地特色曲艺形式齐聚,曲艺名家与中青年曲艺演员以扎实的功底和生动的演绎,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此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国曲协青年工作委员会、江西省曲艺家协会、南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昌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新建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本次专场演出,汇聚了各省具有代表性的曲艺形式,其中部分青年演员为中国曲艺牡丹奖得主。
红色主题贯穿始终
当晚7:30,场内座无虚席,本土节目南昌道情《红色黎明》拉开了晚会的序幕。表演者以地道南昌方言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娓娓道来,让红色记忆在曲艺中焕发生机,彰显地方文化的根脉传承。
“这个节目太有感染力了,没想到能把革命故事演绎得这么深情。”家住新建区的退休教师熊桂兰激动地说,“红色艺术里藏着咱南昌的根,这样的红色传承太有意义了。”
相声演员逗笑、逗乐表演的相声《军史迷》,充分展现了“说学逗唱”的灵活运用。两位演员你来我往,把军史知识编成包袱,台下掌声如潮。陈印泉、徐涛表演的相声《笑从生活来》逗得全场笑声连连。“既有笑点,又能学知识,这相声听得真过瘾!”12岁的小观众周子轩说。
“夕阳西下日头落,古城的上空星星多。月亮爷、丈丈高,他是急着急着赶热闹……”曲艺演员纪鸣亮带来的陕西快板《逛夜市》,让大家眼前一亮。“传统快板也能这么潮!”观众林晓雨举着手机录像,“这节奏、这台风,完全打破了我对曲艺的刻板印象。”
而苏北琴书《烽火情》则歌颂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奠基人朱瑞和爱人陈若克这对英雄夫妻为革命舍生忘死、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崇高精神。坐在前排的退伍军人李建国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每次听英雄故事都让人热血沸腾,英雄们用生命换来的安宁,我们永远不能忘。”
紧接着,福建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庄丽芬表演的南音《咏梅》,武汉说唱团徐宁表演的湖北大鼓《“说破天”说书》,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陈靓表演的上海说唱《金陵塔》,四川岳池县文化馆罗捷表演的四川清音《山乡春早》,江西省曲协刘阳洋表演的评书《传旗》等节目,依次登场,精彩纷呈,赢得现场观众热烈掌声。
压轴登场的巩汉林、金珠夫妇一亮相,台下便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小品《浪漫的事儿》里,老两口用生活化的对话演绎相濡以沫的温情,当他们一起同唱“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慢慢一起变老”时,台下不少观众红了眼眶。观众张阿姨感慨道,“这才是真正的艺术,能穿越时光打动不同年龄段的人。”
红色精神深入人心
“今天能参加这场演出对我而言意义非凡,这次表演的作品《红色黎明》,正是以南昌起义为题材创作的,这无疑是我人生中极具重要的经历。”南昌道情第五代非遗传承人王斌介绍,“今后我将继续依托南昌红色文化土壤,传播正能量,铭记先烈英勇事迹,传承红色精神。”
“这次能把苏北琴书带到南昌,我特别激动,英雄城南昌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在这里呈现这个节目,更具特殊意义。”宿迁市青年琴书演员戈娟对记者说,“现场观众让我感动,充分展现了南昌人的热情好客。无论是作为网红城市给游客的亲切感,还是现场朋友们的热烈互动,都让我深深感受到这份热忱。”
“对于英雄城南昌,我们一直有所了解。早在1980年,我和爱人就曾来此演出。”谈及此次夫妻二人合作表演小品《浪漫的事儿》,巩汉林笑着说,“我们想把生活中的幸福分享给大家,婚姻中,两个人要相互关注,日子要过到白头偕老,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和和美美。”
回忆起多次到访南昌的感受,巩汉林感慨万千:“第一次来的时候,八一广场周围没什么高层建筑,如今已是高楼林立,城市变化翻天覆地。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再到和平年代的抗洪抢险、抗震救灾,人民军队始终守护着人民。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即将到来,在此我真诚地向人民子弟兵致以崇高的敬意!”
演出落幕时,全体演员登台谢幕,台下观众纷纷起立鼓掌。这场融合红色记忆与青春活力的曲艺盛宴,不仅展现了传统艺术的当代魅力,更用独特的方式诠释了军民同心的深厚情谊,让红色精神在曲韵中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