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我茶道
更新时间:2025-08-01 19:22 浏览量:1
好茶十年,品茶无数,但说句实话,我也不怕别人说我孤陋寡闻,我依然没有办法说出茶之好、茶之益或什么茶之道,更说不出什么叫真正的茶文化。
作为爱茶之人,尤其是在戒掉烟酒之后的这些年,为了弄清楚茶之始末由来,为了逢人能讲出个一二三四,我特意地买了一本《茶艺》和上网搜索了许多茶的知识文章,包括一些写茶的文章与诗,但我没有找到认同感,没有办法提升对它的认知,只好把自己归位于无缘之俗人。
至于什么是“茶禅一味”这种深奥的东西,我没有达到这个境界,自然也理解不了它的含义与所表达的意境。我喝茶,一般而言,也就是解渴和享受茶的味。解渴是主要的,是生存的需要,所以无茶之时,喝水也是可以的,只不过是缺少了融入水中的那股荼味。享受茶味,既有茶本身的自有的清香扑鼻、甘甜厚重等,也有制茶和饮茶工艺带来的纯净之美。我可以品出老茶与新茶之别,也能够感受制茶工艺之中的火候与否,比如过了之后的柴火味与不足时的清涩味,都是我所不喜的,当然,茶是有好坏之分的,其品质的好坏决定了茶之段味,这一点不可否认,也没有必要否认。
古往今来,留下名号的茶不少,红绿白黑都有鼎鼎大名的品牌,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和祁门红茶等十大名茶。这些茶各有千秋,味不同也,是不同的人有不同喜爱,我均有涉猎,但吾喜淡,又不喜寒凉,也只对红茶情有独钟了。
儿子也喜欢喝茶,他喝茶喝得比较花,买了不少品牌的茶叶,也买了一些茶具,时常会分享一些给我,尤其是他觉得可以推荐的茶,都会寄我一些,所以我的茶也比较花,基本上都是一些普通而适中价位的茶,味道一般,所以他也是在不断地挑选,直至今日也还没有完全确立下来,不过备胎不少。
现今,卖茶的店子比产茶的厂家要多得多,有独立的店铺,也有包罗万象的茶市,超市、酒店亦有专门卖茶的橱柜,所以买茶是十分方便的。除了超市与酒店,有些店子还可以试饮,若价格合适和茶味相宜,自然就会购买。我问过一些爱茶之人,他们一般以什么样的方式购茶,基本上少不了试茶这个环节。网上购茶是没有办法试味的。如同开盲盒,全凭手气,我试着买过几次,皆不中意,估摸着可能是价位普通,没有选到精品,后来又走中高路线,味道是纯净了一些,但有些工艺的添加,又改变了原味,尺寸把握不好的话,过于香甜可口,反而又不美了。价贵的,也不一定能够称心如意,个性的差异需要般配,也难也。
尤如做菜,众口难调。茶之味,爱与不爱,也是千差万别,个人与个人不一样。你认为好的,别人可能觉得一般般,甚至比较差,而你认为一般的,别人可能视为珍宝。去年,朋友带我去某茶市购茶,说是某单位的特供版,特意买了最贵的给老爷子,他并不喜欢,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也不喜欢送茶给人。
记得当年,我送了一捆品质不错的黑茶给妹夫,最后他硬是当垃圾扔掉了,让我一顿可惜,后悔了很久,心里只差骂他了。
前年,师傅送了我一盒安溪白茶,包装精美,一直没舍得喝。后来,朋友来家里玩,没有什么好茶招待,看这个包装精美的盒子之后,灵光一动,顺手打开,冲泡了一次,满口生香,朋友喜不自禁,尤似发现了宝库,就像爱茶之人找到了真爱,他毫不客气地给我扔下三小盒,之后溜之大吉,但我尝过之后,也并不觉得如何,反正不是我的味,也没有所谓,后来还把他留下的一点也给了他。
茶楼,曾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场所,昔日往来繁华的码头,茶馆多多,与听书和看戏搭配在一起,丰富了劳苦大众和游走江湖之人的业余生活,其大碗茶是相当有名气的。如今,部分茶馆还保留传统的茶艺,个别地方还相当有名气和影响。大众化的茶馆,对老百姓而言无非是解渴的白开水变了色,是流汗之后补充水份的替代品,它讲究的无非是一个热情,一个热气腾腾。我不太喜欢去茶馆就座,但他们表演的茶艺还是有些味道的。我想,这般喝茶应该是热闹的,其有趣的故事、好看的杂技、热情的气氛,让茶客乐不思蜀,也才会生意兴隆。现代茶楼,还是一个十足的休闲场所,不过把听书看戏换成了麻将与字牌,然后辅以饮食和美酒,喝茶倒是其次了,基本上失去了原有的本色。
广东人爱喝茶,我是深有体会的,也喝过他们的早茶。二十多年前去广州检查,很多人的办公室里都摆有煮茶的茶具,让我开了眼界,而且他们习惯喝的早茶,那才是真的叫喜欢,也是一种文化吧。可惜,我那个时候并不喜欢此道,也无心学习,错过了人生美事。相比我们那个时候的喝茶,一个大瓷杯,扔一把茶叶,注满水,喝完了又续,简直就是牛饮,毫无品味可言。
人们也是善于学习的,后来这些好的习惯也传到了很多地方,喝茶有所讲究,逐渐精致化起来。我也不例外,茶的品也不只是绿茶系列,工艺也不局限于一招一式了,冲、泡、煮,绿、红、黑,都会根据季节轮流安排,但无论习惯如何改变,我始终觉得喝茶还是要合乎自己的喜好。我喝过最好的茶,并不是声名远播的,也不是价格昂贵的,而是母亲亲自采摘、亲手制作的家乡茶,实在是太美太合适了,增一分则太香,减一分则太浅,完全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
对我来说,喝茶不过是一种习惯,浓淡合宜也不过是一种喜欢,但它让我知道了坚守初心的可贵。我觉得,这也许就是我的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