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老舍茶馆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汇聚天南地北曲艺瑰宝 交融各个民族艺术精粹——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走笔

更新时间:2025-08-05 00:08  浏览量:1

7月28日至30日,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在呼和浩特上演。400余位来自全国17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文艺工作者齐聚一堂,带来31个独具民族特色的曲艺节目。为期3天的曲艺展演既有基层乌兰牧骑“排练3个月只为绽放”的热忱,也有民间艺人“难得与大师同台”的感动;既有市民冒雨观演的执着,也有在家门口看国家级曲艺表演的自豪……这场跨越山海的曲艺盛宴,正以多元之韵、团结之力,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注脚。

25个曲种31个节目 民族曲艺绽放时代华彩

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艺术剧院、内蒙古曲艺家协会、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呼和浩特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

本届展演中,400余位文艺工作者献上了25个曲种、31个独具民族特色的曲艺节目,呈现出曲种多样、题材丰富、参与群体广泛等特点。其中既有百姓喜闻乐见的相声、小品、快板、苏州评弹等曲艺形式,也涵盖好来宝、乌力格尔、冬不拉弹唱、邕州横鼓、岱日查、绍鹊苟、花灯说唱、格萨尔说唱、布依族八音坐唱、瑶族铃鼓、盘索里、末伦、吐鲁番木卡姆、赞词等少数民族曲种,彰显出我国少数民族曲艺的多样性和时代活力。

展演的曲艺节目题材丰富,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颂扬民族团结、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既有传统经典说唱,也有反映时代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幸福生活主题的现代节目,可谓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

值得一提的是,展演表演者不仅有来自国有院团、文化场馆等专业团体的演员,还有来自基层乌兰牧骑及民间艺术团体的“两新”人员。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的成功举办,展现出我国少数民族曲艺的蓬勃生机和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从古老的史诗说唱到现代的题材创新,从北方的豪迈奔放到南方的温婉细腻,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曲艺形式交流互鉴,各具特色的艺术表达在舞台上完美呈现。

名家新秀同台献艺 薪火相传共促文化发展

在7月28日的开幕式暨首场展演和7月29日的第三场展演中,第一个登场的节目是来自赤峰市巴林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带来的史诗演唱《英雄格斯尔》。这是一支来自基层的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队员和希格达来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曲艺展演,队员们都非常激动,为此大家排练了3个多月。能与全国众多优秀曲艺家同台表演,感觉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数来宝《牧民巴特尔》的演员杨钰海、曹雄、王儒轩来自呼和浩特大盛奎相声俱乐部。曹雄说:“作为非专业艺术院团的演员,能参加这次曲艺展演,实在是一次难得的锻炼、学习的机会,前辈们的舞台表演、艺术风格,给我们特别多的启发。”

闫淑平、佟长江表演二人转《过河》

7月30日晚的汇报演出暨曲艺名家新秀“送欢笑”专场演出,更是让整个展演活动进入高潮。二人转名家闫淑平与佟长江合作的《过河》一亮相,台下不少观众便跟着哼唱——熟悉的旋律里,黑土地的豪爽与欢乐扑面而来,经典果然经得住时间考验;李金斗、石富宽的相声《笑口常开》节奏拿捏得恰到好处,每一个包袱都响在点子上;刘兰芳的评书《康熙买马》一开口,那股子“精气神”瞬间抓住全场,不愧是曾让人“追更”的经典,观众也仿佛跟着她的声音穿越到了故事里。

这些曲艺名家不仅献上了精彩的演出,更寄予年轻演员厚望。李金斗说:“曲艺的传承发展提倡守正创新,就是要在继承的同时,再加入新的时代、新的气象、新的作为的内容,这样才能让曲艺更长久地传承发展下去。”

惠民演出大饱眼福 观众热情滋养曲艺繁荣

方锦龙、李菁、李涵合说相声《乐来乐快乐》

7月28日的开幕式暨首场展演在如意广场举行,演出的后半程下起了急雨,由方锦龙、李菁、李涵合说的相声《乐来乐快乐》全程在雨中演出。这个节目曾登上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晚会的舞台,节目以传统相声为框架,融入琵琶、唢呐等器乐演奏,形成“音乐抖包袱”的独特风格。观众被精彩的演出吸引,冒雨看完全部节目。演出结束后,李菁边擦着脸上的雨水边竖起大拇指大赞:“呼和浩特的观众真是太热情了,他们真是太棒了!”

铃鼓《百货车》

能在家门口欣赏到国家级的曲艺表演,对市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展演开幕之前,市民通过“青橙融媒”“内蒙古文艺”等多个App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免费领票渠道、演出信息、节目单等有效信息;同时,在微信“民族曲艺粉丝群”里,主办方每天都有专人统计观众的取票信息,免费为市民送出演出门票;展演开幕之后,主办方也通过网络直播、节目切片等形式进行线上传播,让更多不能到场的观众也能领略到曲艺表演的独特魅力。

市民马先生与爱人观看了第三场展演,他说:“平时因工作原因总是在外地,这次回家休假,恰巧赶上了家门口的免费演出,特别开心。尤其是观看第一个节目时,听到蒙古族的史诗演唱感觉非常震撼,很是为家乡自豪!”带着孩子观演的杜女士则是喜欢苏州评弹《送你一朵玫瑰花》,她分享道:“之前去苏州旅游听过一次评弹,这次没想到在家门口能再次听到苏州评弹,很是激动,让我有一种再次回到江南水乡的感觉。”

八音坐唱《手留余香》

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全国性少数民族曲艺活动和重要品牌活动,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自1993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受到全国文艺界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广泛关注。据内蒙古曲艺家协会秘书长格根塔娜介绍,这场汇聚了全国少数民族曲艺精华的盛会,已经是第六次在内蒙古举办,也是第五次来到呼和浩特,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展演本身,对于全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特别积极的意义。她说:“此次全国性的高水准艺术盛会在呼和浩特的成功举办,说明呼和浩特有深厚的曲艺基础,还有最热情的观众,对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北疆文化极为有利。”

北疆沃土深耕不辍 曲艺瑰宝闪耀文艺舞台

呱嘴《内蒙古欢迎你》

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上,有多个内蒙古的曲艺节目入选,蒙古族的好来宝《白骏马赞》《吉祥家园》《相约那达慕》,以激昂的说唱和悠扬的马头琴伴奏,展现出草原文化的豪迈与奔放;乌力格尔《齐心协力建包钢》《打虎上山》叙事性强、节奏鲜明;史诗演唱《英雄格斯尔》风格恢宏、场景震撼;王舜表演的《内蒙古欢迎你》,展示出二人台呱嘴特有的诙谐、幽默、接地气的艺术特色;科尔沁叙事民歌联唱《张玉熙》《万丽》《昙花》,更是带来了文化共鸣,再现了草原的辽阔与纯净……

盘索里《平凡的幸福》

据悉,内蒙古曲艺家协会近三年承办了近10场全国性活动,包括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中国曲艺北疆行”等;连续五年开展曲艺骨干培训,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培育新锐,安达组合亮相“中国文联春晚”、李格根株格等入选全国优秀青年曲艺展演,彰显出曲艺人才厚度;“内蒙古曲艺春晚”品牌持续升级,2025年与央视联合打造的贺岁晚会融合曲艺+戏曲+杂技等跨界形式,正月十四登陆央视戏曲频道。

呼和浩特基层曲艺生态同样蓬勃:平日里,呼和浩特的观众能够到大盛奎相声俱乐部听相声,还能在德顺源吃烧卖的同时听快板书;旅游季到来,游客还可以欣赏到由内蒙古艺术剧院打造的驻场演出《草原恋》,其融合了乌力格尔、陶力、长调、呼麦、马头琴等传统元素,艺术魅力不凡;在“送欢笑 北疆万里行”品牌活动中,由新文艺群体领军人物杨钰海牵头组织相声演出团队走进基层,在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玉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地,用相声、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形象地送到千家万户……

曲艺说唱《潮涌八桂喜开“新”》

7月30日晚,曲艺名家新秀“送欢笑”演出结束后,这场汇聚天南地北曲艺瑰宝、交融各民族艺术精粹的盛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这场盛会留下的不仅是艺术的余韵与感动,更是文化认同的强化与民族情感的升华。

场馆介绍
北京老舍茶馆成立于1988年12月15日,取自于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茶馆》,是集京味文化、茶文化、戏曲文化、食文化于一身,融书茶馆、餐茶馆、清茶馆、大茶馆、野茶馆、清音桌茶馆,六大老北京传统茶馆形式于...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三号楼3层
乘44路、48路、22路、特2路前门站下
北京老舍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