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老舍茶馆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嘉兴宣公桥拾旧,最忆茶馆老东园

更新时间:2025-08-05 15:11  浏览量:2

文 | 周咬脐

抗战胜利,嘉兴城厢以百栋茶楼名著江南,老东门外宣公桥带,茗肆茶坊十余所。

禾城茶多成市,旧时茶社遍布街巷,尤为市民休闲聊天好去处。顾客借此一面喝茶会熟人,一面聆听社会奇闻“灵市面”。近郊老农将四季瓜果禽蛋顺便放在门口出售。有些茶馆以骨牌摸彩凑热闹。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茶楼,卜算命相,说书卖唱、训鸟斗蟋、坐庄又麻将,也有人于此谈生意任凭中介牟利。若在茶楼面对面调解邻里纠纷,谓之“吃讲茶”。

嘉兴东门自设火车站以来,客栈宿店与茶察食肆蓬勃兴起。车站路、嘉禾路、宣公路与宣公桥环城东路一带,纷纷建造起轮船码头汽车站,先后开办了运输公司和贸易商行。路桥两侧开张许多烟酒糖果衣铺,当年最时髦便是乘火车。

宣公桥东堍的东园茶楼 照片来自《嘉兴老照片》影集

尤以上世纪三十年代,建造苏嘉铁路暨中转始发,东门火车站轮埠的行旅客商,上南落北交集宣公桥。轿夫吆喝;小车叮当,川流不息,熙熙攘攘。车站河、狮子汇秀水两岸,停满开往集镇的固定航线客轮、另有绍兴快班船南湖摆渡船待发。宣公桥当旧城门口,出东门即嘉兴水陆交通枢纽。

老东门之宣公桥由来已久,唐相陆贽赐号陆宣公,禾城百姓筑津梁以祀。1927年始拆城筑马路,洋灰桥替代石拱桥,拓宽桥面辟斜坡,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咽喉变通途。

老东园位于宣公桥东南45号,建造三开间三层砖木房如高屋筑瓴。方型楼盘在桥下底层地房,分隔东西三间置备炊具厨灶,客信与挑水共用楼梯,还专设通道直达河埠。驳岸遗构存条石民船埠头,既可供烹茶煮饭洗涤用水,也方便候船接客者由此上下。

论茶馆南湖烟雨楼茶社最早,创于嘉庆十五年(1810),嗣后由南堰吴榴根兼营吴云记茶舍。

1908年10月,陈鑫荣独资开张老福兴茶居,张品芳推出品芳楼,均系前清老铺。1915年罗维德设水台茶阁,1930年品芳楼歇业,两年后东园茶楼以百响爆竹开门迎客。

宣公桥茶楼在“东园”未有之前,桥东“老福兴近水台”与“得意楼快哉楼”成双捉对;吴丰园和仝羽茶社也相继迭起。如此说来业界翘楚东园茶楼则众望所归。

老嘉兴都娴熟这家老茶馆,该茶楼为东门头最高建筑,逛宣公桥应悠闲漫步老东园。白天看火车看风景,三楼茶阁大堂,40对环围玻璃窗,俯瞰东南西北,车站南湖与狮子汇城濠,景色满目新奇。

夜晚远近通透,汽油灯大放光明,如同水晶宫一般,火车通过时引为奇观。指点秀水之上百舸争流,舟帆机船南来北往,好一派繁忙景象。

老东园楹联云:“鸟语花香人意适,江南茶阁誊无双。”慕名者竞相投缘,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捋京杭运河水煮香茗,端上盖碗明前茶清香扑鼻,陶醉了四乡八埠槜里人。东园茶楼名声远播,吸引沪杭游客,纷纷踏上嘉禾道;嘉兴八水绕城交通便捷,闲来品茗上东园。

上茶园三楼包厢,岁时崇尚琴棋书画,红卉绿叶点缀其间。黄八仙桌,花梨太师椅,精致包厢古典雅座,茶阁取名亦风雅,咸称郡城之冠。

每逢端午中秋佳节,“举杯品茗,落盏成诗。”盖懂茶人均非等闲之辈,所谓“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是也。

步入大堂,见得里面热气腾腾,人头攒动,老茶客光顾老招牌,彼此招呼,其乐相融。常见时尚女客婀娜入座,风气为之大开。

木栅栏“螺春间”座头光鲜,由景德镇定制全套蓝花青瓷,碗盏显“东园茶楼”字样。跑堂提壶托盘热水毛巾:两厢美女侍候中式茶道,夙称禾城最卖座的大茶馆不为过。

苏东坡题咏别具一格,“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人们由品茶尝到人生的滋味,盖热茗得心应手,玉齿香润留芳,温馨回味无穷。

东园茶馆招牌署名“天台山农”,其实此刻之刘山农方故世。业主倪渭滨从“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中构得“东”字。东园茶楼依傍“品芳茶社”旧址重建。老东园由倪谓滨业主所设。

因时局波动仅经营十年光景,为徐润钰取代,名东园兴记茶社。

1945年徐珊环独资更新东园茶社,楞青衔老刀牌,翘起二郎腿,风流倜傥赛神仙。茶有早午夜三市,择之尽情享用一番。嘉兴解放初,杨龙梅又更新茶馆招牌,此是后话。

宣公桥东园茶馆,三楼八间卖茶两人一壶或一人一碗,包厢雅座都是18枚铜元(银元六分),外间14枚铜元。

二楼后四间厢房也卖普茶,靠河12枚铜元,供平民阶层享用。喝茶品茗前,卖竹筹为凭。

早起开门炊烟三更天,夜至九十点钟关城门方歇业。每天卖茶两三千壶上落,预约可打021号电话。

宣公桥东园茶楼常年供应红绿茶,禾人尤喜福建铁观音与洞庭碧螺春;诸君投筹于壶,丰歉自理,堂倌谦逊待客,取信于民。

宣公桥堍45号临街老东园,计十八间营业房,桥坡下另设阁楼数间,三面砌墙添置多道门窗。老东园是一家商业综合体,诸铺因循之“东园”为号,后继者方可立意更名。

三楼八间除二楼三间街面房(含楼梯间)外,与其东南划出后四间为大杯普茶统间。三层楼梯间南侧,由镂空木栅分割为南北两大间包厢,南侧分隔三间精致雅座,尤受女眷青睐。

北侧为大包厢,中间扶梯东侧也与二楼茶厅贯通。办事坐船,开航鸣锣,上下便捷。

元宵灯会猜谜,中秋拍曲赏菊。平常时期船娘清晨起早,便候立东园上下双梯门前,此楼与西湖茶楼大致相仿,招呼游人喝茶聊天,营业异常发达,也是当地人士休闲聚会之所。

老古话:“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赴东园消遣,正当逍遥自在。

老东园是热闹场所,除茶楼品茗外,另有饭店酒家汤包,报亭烟杂理发,包罗万象。既可登高望远,列车呼啸,揽舟楫穿梭,任由顾客笃悠悠地消磨辰光。

三层老东园交集六铺子,大小搭配,相映成趣;显神通,颇具特色。宣公桥老东园不仅茶楼独大,即便是每天的跑堂应酬与接听电话,数千客流量,冠盖禾城,享誉业界。

老东园三间临街房,洽由六行经理执掌。三楼东园茶馆,二楼东园饭店、楼梯间东园烟号与东园绍酒店,桥下底层阁楼,另设东园饼铺和东园剃头铺。

诚为老少爷们暨男士女宾,推出四季时令汤包茶点。唯蟹壳黄炉饼,分荤素猪油香葱与豆沙,尤曾风靡一时。

东园饭店与火车站同时期开张运作。徽厨胡安生于宣公桥设立东源徽菜馆,1911年(宣统三年)创办,资本1300元,伙友40人,宜公路45号造二楼二底营业房。1932年胡安生携东园协记饭店迁新居。

1945年10月重新登记,合资法币一万五千元,日夜供应酒菜面饭,生意兴旺。东园饭店由胡一介掌勺,两届饭馆业全由两厨挂帅。

解放初张春庭、冯昌年、姚桂林三人合伙,更名东园云记饭店。公私合营时,老东园遂改百货公司。

1928年宣公桥翻新,1931年拓宽两堍,许多商厦拨地而起震泰鑫南货号率先开张,馈赠“送子麒麟”彩图仿单云:本号开设嘉兴东门宣公桥西堍,双开门洋台门面,电话365。

欧式建筑,行人驻足。翌年7月复兴园菜馆,登报隆重登场。

1943年5月,刘全缅于宣公桥东北46号设刘禾兴面饭馆,9月由老板娘皮秀英执掌履新。《沪嘉两日游》说:第一天,北桥购办物品带回旅馆,宣公桥夜饭。东园复兴刘禾兴,竟争愈演愈烈。

同丰泰绍酒店,电话408号。东门吊桥涌大绍酒店,开设光绪末年外,元大昌、同丰泰,同茂酒号均为二三十年代开张。

同茂绍酒店设宣公路39号朱家德执业抗战前,接受新潮理念,率先装电话29号,登广告名利双收,稳赚第一桶金。同丰泰开业较同茂为早,仍旧老式经营贻误商机,后方起色。

1947年5月同茂改行,更名同茂协记小饭店,1952年重新登记注册。公私合营无变动,朱支27元妻支24元,商号保留饭店犹存。

倪渭滨与胡安生联手,诚邀烟酒理发加盟,讨口彩“六六顺”,当在情理之中。扶梯间阁楼曾设博彩房,嘉兴彩票200家收益不恶。亭子间烟摊售上海《申报》《大公报》《嘉兴商报》《嘉区民国日报》与《嘉兴导游》杂志。

抗战胜利,闻汉兴独资设合兴烟纸杂货号兼零售报刊彩票。1918年10月,王芝新新理发店,设东园饭店底楼,且随饭店随迁宣公桥隔壁新居。1945年掌柜故,9月由遗孀王朱氏登记,1950年60岁尚在。

近代杭嘉湖一带绍酒店,比比皆是。以至于遍布桥埠水巷,寻觅酒肆多多少,相约淘伴醉酗酗。

“君不见高阳酒徒气若虹,酒当是何等的气魄。宣公桥西堍元大昌,东堍同丰酣伏剑谒沛公”泰与同茂绍酒店,都由绍兴人开设,酒肴之美,声驰江浙,红烧清饨,皆不失其真,小酒一盅,自得其乐。

堂吃沽醇渐重酱色“绍兴花雕”,随之亦成为禾中乡俗的待客惯例。东门吊桥南侧之涌大绍酒店,均开设于光绪年间。

寄园茶室俞庆和的百老炉饼,有口皆碑。后之火车轮轨,东门闹市兴起,时洋桥洞前得意楼炊饼,继之东园茶点汤包与荤紊炉饼皆为时令佳品,风靡沪杭;短短数载,后来居上。推杯换盏,自得其乐。

禾城射谜女将前有孙企馨、后有张品芬(或谓“品芳茶楼”女老板)。元宵灯会猜谜,中秋拍曲赏菊,立夏烧春端午蒲昌,荷花生日乞巧时。禾谚云:甏承橹滴水(即天落水),坊间有句闲话说:七月梅水烹茶。颇具气派。

嘉兴土著传统有饮早酒之习俗,故早市亦供应下酒小菜以应早市。东园饭店与嘉兴火车站同时开张营业的老字号。

胡安生于嘉兴宣公桥东堍开设东源徽菜馆,1911年(宣统三年),大坑口村人创办。资本1300元,职工40人。东园协记饭店由胡安生,在宣公桥45号二楼二底开设。1932年迁新址,1945年10月重新登记。合资法币一万五千银洋钿,安徽人,日夜供应酒菜面饭,生意兴旺。

解放后老东园饭店歇业。

复兴园菜馆(报刊添加)宣公桥西堍(1932年7月21日)及第五间开家汤包馄饨与炉饼等小食早点。香花桥西塔弄口,有一家如意春专买烧卖,而寄园茶室俞如百的百老炉饼,有口皆碑。

后之火车轮轨,东门闹市勃兴,时洋桥洞前得意楼炊饼,后之宣公桥东园茶点,唯汤包与炉饼为之风行一时。

酒肴之美,声驰全国,红烧清饨,皆不失其真,1918年10月,王莘芝新新剃头铺,设在东园徽菜馆一楼店面,1932年随东园饭店乔迁宣公路45号新居营业。1945年夫亡故,9月由遗孀王朱氏登记,1950年60岁尚在。

场馆介绍
北京老舍茶馆成立于1988年12月15日,取自于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茶馆》,是集京味文化、茶文化、戏曲文化、食文化于一身,融书茶馆、餐茶馆、清茶馆、大茶馆、野茶馆、清音桌茶馆,六大老北京传统茶馆形式于...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三号楼3层
乘44路、48路、22路、特2路前门站下
北京老舍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