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保留剧目《死无葬身之地》建组重排 淬炼28载的经典即将再焕新生!
更新时间:2025-08-06 08:00 浏览量:2
中国国家话剧院经典保留剧目《死无葬身之地》于2025年8月5日召开建组会。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同时也是存在主义大师让-保罗·萨特诞辰120周年,该剧作为萨特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戏剧作品之一再次重排,将在当下找寻萨特所提出的抉择命题,关注戏剧作品与当下的连接性,直面人性深渊的灵魂拷问。该剧作为2025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演播季剧目,同时也是中国国家话剧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演出之一将于9月2日-7日在国家话剧院剧场连演6场。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党委书记巩保江、副院长白雪峰,以及业务部门负责人、剧组主创人员、演员出席建组会,共同探讨创作理念和排演计划。
建组会由副院长白雪峰主持。他介绍了该剧的创排背景与艺术价值,并宣读了主创演员名单。白雪峰表示,期待总导演查明哲能够带领豪华阵容的剧组,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沉淀与思考将这部巨作精彩呈现出来。
话剧《死无葬身之地》总导演查明哲,演员海清、邢佳栋、查文浩、章劼、徐卫、褚栓忠、单冠朝、邹易道、史光辉、梁家桐、吴耿华、邓炀、王大卫、刘子壮、王子文、王翊霖出演。
《死无葬身之地》是查明哲导演在1997年进入中国国家话剧院前身之一的中央实验话剧院后排的第一部作品,此后的28年,该剧经过2005年、2014年两度重排,今夏迎来重排,此次作为总导演的查明哲也是感慨万分,他谈道:“感谢剧院的信任,又回家来排戏的感觉太好了!从春节接到田沁鑫院长的邀请后,我们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这部戏在抗战胜利80周年这样重要的历史时刻能够再次上演,也说明了这部戏的价值所在。28年来,一代一代艺术家、演员、创作者的传承、纳新,使得这样作品的精神内核能不断审念过往、走进当下、面向未来、成为经典,希望今年可以在原有风格上融入新的探索,再次得到观众的认可。”
舞美设计薛殿杰是中国舞台美术设计领域的资深前辈,作为1997版《死无葬身之地》的舞美设计,今年88岁高龄的他将再度回归,他回忆起这部戏是他退休后做的第一部戏,“那时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剧场,没想到退休28年后能够再次与《死无葬身之地》重逢,如今的条件比当时好太多了,我们也要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作品。”
剧中抵抗运动队员吕茜由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海清饰演,建组会上海清也是难掩激动:“《死无葬身之地》是我来北京上学后看的第一部话剧,可以说是我的戏剧启蒙,所以当导演找到我的时候我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下来。接下来在导演的带领下好好排练,努力演好这个层次充沛、内心丰富的复杂角色。”
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邢佳栋此次在《死无葬身之地》中饰演卡诺里,他将突破传统硬汉框架,展现理性主义者在绝境中的精神坚守。“非常感谢剧院和导演的信任,多年前和查明哲导演在《纪念碑》中的合作是我在剧院第一部主演的戏,如今我已经成为了剧院的中年演员,希望这次可以和年轻演员一起不断前进,向世界经典致敬,永远可以相信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力量!”
党委书记巩保江在会上宣读了《关于在剧组成立临时党支部的决定》,他勉励剧组临时党支部切实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配合剧目生产过程,将党建与业务实际相结合,凝心聚力,用情用力把这部剧目做好。
查文浩此次兼任导演、演员及临时党支部书记,身兼数职,他感慨良多,查文浩谈道:“1997年《死无葬身之地》创作演出之时当中第一声‘救命’就是7岁的他以声音出演,到了2014版时在剧中饰演弗朗索瓦,2025版即将全新塑造昂利,此次身兼三任倍感压力与责任,在创排过程中,将持续组织剧组成员学习,推动党建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
田沁鑫院长总结道,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中国国家话剧院选择重排萨特名剧《死无葬身之地》,是以戏剧之力回应时代命题的庄严实践。这部作品诞生于二战烽火中,以法国抵抗战士的生死抉择,揭示了人类在极端境遇下对尊严与信仰的坚守。80年后的今天,它依然闪耀着跨越民族与时空的精神光芒。经典作品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此次重排,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以艺术为镜鉴,启迪当下:当世界面临新的挑战与抉择时,我们更需铭记“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赓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抗战精神。希望剧组以敬畏之心投入排练,在舞台的方寸之间铸就民族精神的丰碑!
文 / 王莅媛
摄影 / 王昊宸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