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老舍茶馆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1950年代,成都茶馆业走向衰落

更新时间:2025-08-09 02:53  浏览量:1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50-2000)》一书,其实是书作者、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讲席教授王笛上一本《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202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版)的续集。

这本书其实可以包含两个部分,或者说两大价值议题。一者就是新中国成立、成都解放后,国家权力如何强力介入地方商业,尤其是茶馆及其相关的地方戏曲表演行业这样一种分散小商业,继而强力撬动成都这样一座以闲散著称的城市的公共生活。

书作者列举了大量的文献史料来证明20世纪50年代,国家和城市公共权力对茶馆这样的公共场所,以及依附之上的休闲活动的影响,造成了较为明显的收缩和凋敝。理由是这类公共场所和休闲活动,与革命文化的契合度不足。而且,茶馆开办者的政治和社会身份,比如多为地主,或在旧社会加入过国民党及其创建的群团组织,虽然书作者也补充指出了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政治运动到来以前,这些旧成员其中一部分人也获得了相当程度的豁免宽待,但总体强调政治身份使得茶馆开办者的经营被影响。

不仅如此,茶馆开办者的地主身份,使得在土地改革中不可避免要收缩经营产业,相较而言,土地改革的迫切性、敏感性更强,地主更可能关闭茶馆这样的经营性生意,以筹措资金来清偿“减租退押”的支出。

按照书作者基于档案资料、文献材料进行的梳理,1950年1月8日,也就是成都解放后的第13天,就组织了商业组织的会议,宣讲保护民族工商业。很快重组了成都的茶社业公会,要求其配合人民政府的治理。在这一过程中,对小商业及其个体从业者进行登记,总共收到7316个摊位申请,驳回2974个申请,允许了2481个长期和1681个短期执照。

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也同时谈到了1950年成都的茶社业公会重组过程中,一些干部对于当时国家政策领悟理解不深,不仅贬低旧社会茶社业公会所起到过的相关作用,而且按照对于沿海、口岸地区外商工业劳资关系模式的理解,来定义成都茶社业企业的劳资关系,限制企业增加或减少雇工的经营自由。

被改组的成都茶社业公会,保留了过去的一些经营者成员,也加入了部分雇工成员,还有妇女成员。之后,在三反五反运动中,鼓励包括茶社业行业在内的各类工商业企业的雇工,举报经营者偷逃税款等违法个案。

这种情况下,成都的茶社业,以及更多的其他很多商业,都出现了经营不振的现象。很多茶馆从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倒闭。如书作者所指出的那样,“很多茶馆因多种因素而歇业,包括激烈的政治运动、经济政策、生活方式与社会潮流的改变,特别是政府不鼓励人们频繁地光顾茶馆,因此顾客越来越少,使茶馆生意日趋萧条”。

但这很可能并未反映出事情的全貌。

旧时代中,成都茶馆的生意兴旺,很大程度上一方面与天府之国的资源、环境禀赋使得农业、手工业劳作负担相较于四川盆地其他地区、盆地周边山地地区的农民、手工业者更轻有关,所以无论是市民还是农民较多闲暇,尤其是低劳作负担的情况下,很多家庭的活计和家务由女性操持,而成年男性养成逛茶馆的消费习惯。另一方面,成都作为消费型城市的崛起,与清代中期反复对川西等地区用兵,大量补给供应需要通过成都中转,从而较大程度地活跃了成都的消费市场密不可分,人们也需要茶馆这样的公共空间来谈生意、享受闲暇。

而成都人在民国时期继续将茶馆作为娱乐、消遣的主要场所,与城市化进程有关,但更大程度上是因为《马关条约》签订后,重庆开埠继而涌现为四川甚至整个西南最为重要的工业城市,成都作为消费型城市的功能更为凸显,而产业功能淡化,使得相当程度上长期存在结构性失业,城市里平民无所事事。

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推行,成都被确定为全国工业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国家在成都投资重点建设电子工业和机械工业。1953年,成都就在编制中被明确了政治和经济地位、性质:四川省省会,以精密仪器、电子、机械及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由此,成都迎来了大批国家重点项目的在建或建成,成都地方工业也逐步建立发展成型。

这也意味着,成都消费型城市在20世纪50年代发生了极大改变,城区和近郊大量建造了工业企业,而劳动力在当时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实现就业。

一边是工作机会,一边是被有意抑制、限制的茶馆等休闲消费、娱乐行业,连同《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50-2000)》这本书所说的政治因素、社会因素,所以20世纪50年代的成都茶馆业的生意就进行不下去了。

事实上,《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50-2000)》对于过去依附于茶馆等表演场所的地方戏曲等表演业在20世纪50年代的演化的介绍,也能佐证上述分析观点。

茶馆是公共空间,如同咖啡馆一样,在特定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下可能创造出离心式因素。这也决定了,无论是君主制的国家,还是其他体制框架下,只要国家和城市政府具有执行能力,对于这类公共空间的防范和管控就会不遗余力去实现。

但地方戏曲在内的文艺、娱乐方式不同,这可以纳入意识形态熏陶和引导下的文化生活体系,从而去影响人们在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态度与行动。所以,如书作者所谈到的,20世纪50年代,成都对于所有演出曲艺方式进行了民主化和思想改造,取缔了许多被认定为迷信、庸俗的曲艺娱乐方式,改造了保留下来的曲艺娱乐节目,但又创造出许多的新型红色文艺方式,从而填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民众的文化娱乐需求。

场馆介绍
北京老舍茶馆成立于1988年12月15日,取自于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茶馆》,是集京味文化、茶文化、戏曲文化、食文化于一身,融书茶馆、餐茶馆、清茶馆、大茶馆、野茶馆、清音桌茶馆,六大老北京传统茶馆形式于...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三号楼3层
乘44路、48路、22路、特2路前门站下
北京老舍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