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老舍茶馆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50—2000)》:从茶馆出发,走进城市日常生活 | 新书

更新时间:2025-08-27 10:54  浏览量:2

著名历史学者王笛新作《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50—2000)》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姊妹篇,荣获美国城市史学会“最佳著作奖”,并获《历史新书评论》《中国评论》等刊物一致推荐。

茶馆是成都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地人习惯在那里打麻将、掏耳朵、约会、看戏等。《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50—2000)》通过考察20世纪下半叶成都的茶馆,探究大众文化以及公共生活的兴衰起伏,从而透视中国社会半个世纪的剧变。

书中作者将历史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的方法结合起来,利用档案材料及田野调查,聚焦茶馆业主、顾客、艺人、掏耳匠等底层人物,以白描式的手法勾勒他们在茶馆这一公共空间的喜怒哀乐、命运抉择,从而展现出一幅饱满、立体的城市生活图景。通过本书,人们不仅可以看到城市的发展及其逻辑,还可以从这些细节背后,重新触摸一座城市的历史与记忆,理解当代中国的转型与变迁。

该书曾获美国城市史学会“最佳著作奖”,其颁奖词为:“魅力在于从小的城市空间展示出大的历史变迁,这样,成都茶馆成了一个微观世界,本书以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取向,采用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和理论,挖掘各种历史文献,包括报纸、日记、个人记录,以及茶馆文化的口述史料,使这个研究非常深入。总之,本书不仅对中国和全球城市史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而且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非西方语境下的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这样的重大问题。”

在该书“中文版序”中,作者这样写道:“这本专著是我写得最困难的书,在我的全部著述中,本书花的时间最长,付出的精力最多。本书的文献收集和田野调查是在1997至2003年间完成的,到2017年我把英文版终稿交给康奈尔大学出版社并完成本书的中文版,以及写下这篇序言的最初版本的时候,已经过去整整20年了。”

本书作者王笛,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讲席教授。主要关注中国社会史、城市史、新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和微观史的研究。学术代表作有《茶馆》《袍哥》等,历史非虚构作品有《中国记事(1912—1928)》《消失的古城》等。其作品荣获美国城市史学会(UHA)“最佳著作奖”、《亚洲周刊》“2022全球华人十大好书”、单向街书店文学奖、首届吕梁文学奖等奖项。

记者:钱欢青 编辑:徐敏 校对:李莉

场馆介绍
北京老舍茶馆成立于1988年12月15日,取自于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茶馆》,是集京味文化、茶文化、戏曲文化、食文化于一身,融书茶馆、餐茶馆、清茶馆、大茶馆、野茶馆、清音桌茶馆,六大老北京传统茶馆形式于...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三号楼3层
乘44路、48路、22路、特2路前门站下
北京老舍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