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老舍茶馆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龙门茶馆》导演唐少宇:抗战大后方,看到平民英雄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5-09-04 00:07  浏览量:1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叶

关于川人抗战你会想到什么?是“无川不成军”里,340余万四川将士血洒沙场的壮烈?还是父亲赠儿子“死”字旗,让其“伤时拭血,死后裹身”的民族大义?

家国危难之际,华夏大地上,都能找到四川人抗战的身影。而各位将士的老家——四川,也涌现出许多为国为民的催泪故事。四川民众抗战微短剧《龙门茶馆》,聚焦大后方,用一个小小茶馆,道尽4000万川人“不退不让、共赴国难”的热血传奇。

9月3日,正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举行,封面新闻对话了该剧导演唐少宇,听他讲述《龙门茶馆》里的四川抗战往事。

唐少宇

小茶馆见证出川抗日壮举

真实故事还原四川血性

《龙门茶馆》的故事,正是时代的缩影:抗战期间,成都“龙门茶馆”汇聚了来自四川各地、形形色色的百姓。前线告急,茶馆成了临时征兵的场所,“出川抗日”的旗帜悬挂在茶馆门头之上,一时间,参军的、捐钱的、捐物的,四川百姓同仇敌忾,纷纷为前线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唐少宇介绍,《龙门茶馆》共33集,每集2分钟,由陈亮、刘秦杉领衔主演,巴蜀演员郭仕军、主持人罗小刚参演,创作团队都来自四川。“取名‘龙门’,因为龙是我们的精神图腾,而四川的茶馆文化极丰富,不管是人情来往,还是休闲放松,甚至解决纷争、情报传递,都能在茶馆进行。”

《龙门茶馆》剧照

通过和蜀地老百姓连接最紧密的茶馆,讲述四川人的故事,无疑在形式上已经走进了四川观众群体。

还有令我们更为熟悉的,是里面的方言及经典故事。《龙门茶馆》开篇便是六人合围,举茶起誓的画面:“茶叶渣渣冲三道,还有味,四川人,死九回还要战,干!”豪迈的台词,将四川人的血性展露无遗。在征兵过程中,一位腿部残疾的父亲带上儿子前来填写征兵信息,并送上一面旗,上面赫然写着“死”字:让其“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这是我们川人抗战中‘死’字旗的故事,也最能代表我们四川人的精神。”唐少宇不仅将此经典故事改编进剧中,还重现了“盐工敢死队”、方外之人支援抗战等可歌可泣的历史。

川剧川茶等四川元素拉满

是故事,也是文化传播

“就算跑不快,也要跟日寇死磕到底,四川汉子名不虚传!”“看得我泪流不止”。上线3天,《龙门茶馆》热度已近两千万,每集下面都有网友催泪的评价。“我们选择免费平台播出,就是想让更多人看到,我们四川老百姓,在战争年代表现出的热血。如果部分微短剧叫‘爽剧’的话,我称这部戏为‘燃剧’,有激情澎湃的感觉。”唐少宇说。

为了让该剧更有川味,唐少宇在剧中加入了不少川剧元素,“茶馆里出现过几次川剧唱腔,来自乐山川剧院的赵勇刚老师。”而茶馆里的茶叶,也是产自四川宜宾。

《龙门茶馆》拍摄过程

不仅如此,茶馆的构造也有讲究。《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等大量历史书籍,以及各地方志,成了创作团队主要的资料来源。

为了最大限度还原当年的茶馆面貌,唐少宇及团队在四川安仁古镇的历史建筑中获取灵感,“它一楼就是普通茶馆,二楼起的就是情报沟通作用,这也是我们应用在剧中的设置。”竹椅竹桌长条凳,盖碗清茶说书人,在翻阅大量资料、请教民俗专家后,《龙门茶馆》的摊子,在成都平乐古镇支起来了。

“我们在讲述抗战故事的时候,其实也想借这部剧,传递四川文化,看到四川人除了乐观、悠闲以外的,更多精神内核。”唐少宇说。

场馆介绍
北京老舍茶馆成立于1988年12月15日,取自于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茶馆》,是集京味文化、茶文化、戏曲文化、食文化于一身,融书茶馆、餐茶馆、清茶馆、大茶馆、野茶馆、清音桌茶馆,六大老北京传统茶馆形式于...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三号楼3层
乘44路、48路、22路、特2路前门站下
北京老舍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