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老舍茶馆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热血川魂!豆瓣开分9.2!《龙门茶馆》拍出了六千万人的热血与茶香

更新时间:2025-09-04 15:50  浏览量:2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而在网络另一端,一部名为《龙门茶馆》的微短剧,正以另一种方式叩击人心。

它没有展示宏大战场,只以四川一方茶馆为镜,照见千万普通川人如何于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川人从未负国”这六个字,因此有了体温、茶香和热血。

小茶馆里的大历史

《龙门茶馆》作为四川省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特别策划项目,是国内首部以微短剧形态呈现大后方平民抗战故事的献礼作品。该剧由省级广电部门牵头指导,自推出以来,不仅获官方推荐,更在民间尤其是年轻观众中引发强烈共鸣。

这部剧将叙事空间浓缩于一间名叫龙门的茶馆中。这里汇聚了来自川南川西各地的茶客,有前线归来的伤兵、有运送物资的车夫、有支援征粮的妇女、也有暗中传递情报的学生。

正如导演在创作手记中提到的:我们不想做宏大叙事,只想让每一个角色都‘从泥土里长出来’。

市井烟火中的家国情怀

正是这些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坚韧奉献,真实再现了抗战大后方的民间图景,340万川军出川御敌,而千万四川百姓也在后方扛起了家国重担。送盐的车队日夜兼程、支援前线的粮草从未断绝,正如剧中所说:我们沏的是茶,扛的是山河。

剧中众多角色与故事均有真实历史依据,融入了“日军轰炸成都”、“死字旗”、“盐工敢死队”、“川人捐资修机场”、“大学内迁”等史实。例如“死字旗”故事,在剧中化为腿脚不便的老父亲送子参军时,于龙门茶馆内赠予儿子一面写有“死”字的旗帜,令观众动容。

历史上,这面旗帜属于四川一名学生,1937年秋,他投笔从戎组建川西北青年请缨杀敌队,出征前收到父亲所赠绣有“死”字的旗帜,勉励其杀敌报国。

短小精悍的艺术表达

该剧每集仅2分钟,共33集的篇幅,却真正做到“以小见大”。有网友评论:短小精悍,适合现代人节奏,却丝毫不影响感动直达心底。

另一条高赞评论写道:没有刻意煽情,却让我哭得不能自已,我想起了我太爷爷,他也是出川队伍中的一员,再没回来。

这样的观众反馈并非个例。评论区已成为情感共鸣的汇集地:川人从未负国,这句话今天听起来依然滚烫。市井烟火气与家国情怀的结合,居然这么震撼。

浓烈川味的文化志

《龙门茶馆》不仅是一部抗战剧,更是一部“川人精神志”。剧中融入了川话对白、茶文化、民俗情节,地域色彩浓郁却不显隔阂。有观众表示:看完不仅想起先辈,也更懂四川为何是四川。

茶馆作为叙事核心,因其深刻代表了四川文化与地域特色。成都人爱喝茶,茶馆恰似‘历史显微镜’,能最生动地以小见大,展现四川特色。

剧中汇聚了多地四川口音,“提劲打靶”“摆龙门阵”等台词幽默接地气,搭配上老板娘的红姑的泼辣、掌柜陈二哥的隐忍、慧明和尚的决绝等角色画像,让角色更加“鲜活”,也在悲欢交织中诠释出“市井见大义”的厚重主题。

让历史被看见,让平凡被铭记

在导演看来,这部剧的核心诉求是“让历史被看见,让平凡被铭记”,我们试图通过一家茶馆,连接一个时代的血与泪、坚韧与温暖。这不是教科书式的历史重现,而是一场基于真实背景的情感回溯。

谈及创作初衷,导演说:反映前线的作品很多,但深度展现大后方百姓生活的很少。无数未上前线的百姓同样为抗战倾尽所有,我们选择从小人物切入,书写这群无名英雄。

我们愿称《龙门茶馆》为一部‘燃剧’,导演表示,它充满了热血故事,旨在激发观众爱国情怀。该剧虽未正面描写战争,主角也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但他们皆是当年无畏川人的缩影。

创作中团队常热泪盈眶:我们的口号是小茶馆见证大时代,老百姓才是真英雄。这些默默奉献、勇于牺牲的小人物,值得被永远铭记。

精心打磨的历史还原

制作层面精益求精,无论是茶馆中的一桌一凳、一碗一壶,还是角色衣着的布料纹样、时代款型,甚至一句方言的腔调、一个手势的意味,皆经反复推敲、比对史料。

剧中从茶馆布局、器物陈设到人物妆容,均参照20世纪三四十年代老照片与文献档案,同时兼顾视觉审美。在该剧中,茶馆不仅是三教九流品茗闲谈的市井缩影,更是保家卫国的隐形战场,从组织募捐到传递情报,从支援前线到投身战斗,生动诠释了“茶馆即战场”的主题,勾勒出抗战大后方全民抗战的集体记忆。

《龙门茶馆》通过一幕幕历史图景的还原,揭开了一段川人奋勇抗战的壮烈史诗。观众可以看到四川人在前线和后方所展现出的家国血性,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保家卫国的决心。

这部作品不仅是对那个时代英雄的致敬,更是对所有为国家付出过的人们的敬意。

茶已沏好,故事待启。这部充满川味烟火、民族气血的作品,在这个秋天,正唤醒每一位中国人共同的家国记忆。

场馆介绍
北京老舍茶馆成立于1988年12月15日,取自于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茶馆》,是集京味文化、茶文化、戏曲文化、食文化于一身,融书茶馆、餐茶馆、清茶馆、大茶馆、野茶馆、清音桌茶馆,六大老北京传统茶馆形式于...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三号楼3层
乘44路、48路、22路、特2路前门站下
北京老舍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