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原创新疆曲子剧《天山兄弟情》参演中国戏剧节并获好评
更新时间:2025-09-17 16:50 浏览量:2
昌吉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司梦扬 许乐)近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昌吉州艺术剧院创排的新疆曲子剧《天山兄弟情》作为自治区唯一入选剧目,9月11日至12日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南剧院连续上演两场。该剧以其浓郁的民俗风情和真挚的情感表达,赢得了现场观众与戏曲专家的高度评价。
《天山兄弟情》演职人员在温州演出现场的合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天山兄弟情》根据20世纪60年代阜康天龙钢铁厂真实事迹创作,讲述了钢铁厂职工何英民与沙迪克穿越雪山达坂、赶运牦牛支援钢铁厂建设的感人故事。作品融合新疆曲子传统唱腔与多民族音乐元素,生动诠释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建设美好家园的深情厚谊,展现了炽热而坚韧的家国情怀。
演出现场气氛热烈,许多观众被剧中跨越民族的兄弟情谊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深深打动,多次报以持久而热烈的掌声。两场演出共吸引近1200名观众到场。温州市观众陈青收说:“虽然之前对新疆曲子剧了解不多,但这个故事的情感张力是共通的,非常震撼。有机会我一定去新疆看看天山。”
《天山兄弟情》剧照。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本届戏剧节展演活动的点评会上,《剧本》杂志副主编、副编审张燕君评价说:“该剧的视角独特,人物的成长线自然流畅、形象立体饱满,剧本语言真挚朴实。方言的运用既强化了地域特色,也使对话更富生活气息和趣味性。”
中国戏曲学院原党委书记、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龚裕说:“这部剧令人耳目一新。从戏曲传承角度看,它让一个相对小众的剧种走进了大众视野;在社会价值层面,它敏锐把握了民族团结与时代精神,凭借真挚的情感叙事,摆脱了主旋律创作中常见的说教感。”
自2022年首演以来,《天山兄弟情》已在全国巡演多场,累计观演人数达3万人次。为备战本届戏剧节,60余名演职人员自7月起全面投入排练,结合全国专家意见对剧本、音乐、舞台呈现等环节进行精细打磨,最终在戏剧节舞台上实现了艺术效果的显著提升。
新疆曲子剧作为新疆唯一用汉语方言表演的地方剧种,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昌吉州艺术剧院作为其传承与发展的主力院团,于2014年被确定为“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此次《天山兄弟情》赴浙展演,不仅是该剧种首次亮相中国戏剧节这一高水平专业平台,也有力促进了新疆戏曲艺术的跨区域传播与交流。
该剧艺术总监苏凌松说:“我们非常荣幸能借助中国戏剧节的舞台,向全国观众讲述新疆故事、传递昌吉声音。这部剧凝聚了几代人的记忆与情感,它的成功上演是对全体创排人员最大的鼓励。我们将始终坚守初心,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