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特色鲜明”的大文章
更新时间:2025-09-22 05:16 浏览量:1
转自:天津日报
解锁一座城市,有哪些“打开方式”?戏剧是曲艺之乡的一种回答:名人故居里,一出《津门往事》诉说历史风云;历史文化街区,一场曲艺“快闪”与你不期而遇;意式风情区,“茶花女”放歌小洋楼阳台……戏聚天津,处处有戏,日前开幕的2025天津戏剧节,正将一座城市化作一个广阔舞台。原本为海河夜景而来的一位游客感叹,“这里的‘偶遇’都是惊喜。”
以戏剧之名打开一座城,看到一张愈加鲜活鲜明的城市名片。上合之约,让这座城市的更多侧面广为人知。巩固拓展办会效应,将热度与流量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持久动能,进一步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一道更深层次的考题。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活”,是一种向上的状态,也是一种蓄势待发的能量。最大程度释放办会效应,既要抓实平台建设新机遇,让合作平台、合作中心成为链接内外、集聚资源、服务发展的载体,也要在构建大文旅发展格局上下功夫,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大力激活消费需求,大力培育会展经济,写就“特色鲜明”的大文章。几个“大”字,不仅意味着文旅产业规模之大、市场覆盖之广,也意味着地域特色进一步彰显、“文旅+百业”深层次融合。把文化底蕴转化为文旅产业,让文旅产业辐射带动更多资源,这不仅是行业命题,更是全业态参与的系统工程,共同成就一个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河海津韵”这张城市名片更加凸显。
写就大文章,需要放大视野,也需找准切口,“特色”二字是“题眼”。特色,是先天的禀赋,也靠后天的精雕细琢。在天津古文化街不远处,有一条今年新开街的特色街区——天津潞河督运巷,以《潞河督运图》为蓝本,既留存漕运文化的厚重历史,又集特色市集、沉浸式演出、非遗体验等为一体,在满足年轻人的个性需求中展现津派文化的张力。在这个文旅产业大发展的时代,既需着眼于“大”,面向全球聚资源、引客源、拓市场,也要聚焦于“小”,善于将特色与需求巧妙联结,做优做精特色品牌,以兼具商业浓度、聚客密度、消费深度、历史厚度的一个个特色商圈,呈现鲜活立体的魅力城市。
当文化创新的灵感绽放独特光彩,当文旅产业的场景铺展多元可能,来到这座城市的人们,品尝的是地道“津味”,体味的是市井烟火与历史文脉调和的醇厚底蕴。这样的城市,发展不在一时之火,而在长久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