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老舍茶馆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老社区里“长”出来的YOUNG剧场,为何“年轻”?

更新时间:2025-11-27 14:23  浏览量:1

11月的一个工作日夜晚,YOUNG剧场前厅深处传来阵阵沪语逗趣声与笑声——新入驻“魔方YOUNG Cube”的“趣听喜剧”盲盒脱口秀正在上演,票价仅19至39元。

今年,由杨浦大剧院焕新而来的YOUNG剧场迈入三周年。三年来,几乎每个周末,这里总有新惊喜:卓别林女儿创作的独幕剧、以坂本龙一音乐为核心的多媒体舞台剧、偶剧、脱口秀、“24小时创作挑战”、先锋设计展……每个演出夜,无数戏迷从上海各处汇聚于此,让每一部剧都成为一场盛会。

“YOUNG剧场一直有‘新的东西’。”戏迷小胡去年因《哈姆雷特》“入坑”,自此成为这里的“铁粉”。在她看来,“新”正是YOUNG剧场的鲜明特色。

“三年前,我们带着‘年轻力’的愿景重新出发;三年后,最欣慰的是这里真正成为年轻人的戏剧客厅。”三周年发布会上,剧场总经理王洁这样说道,话语间是这座场馆不平凡的蜕变历程。从杨浦大剧院到YOUNG剧场,不仅是名称的更迭,更是一场从定位、内容到受众的全面革新。

破茧

从传统剧场到青年文化地标

改造前的杨浦大剧院,与许多区级场馆相似,面临节目同质化、观众老龄化等发展瓶颈。2019年的改造决策,成为其转型的关键契机。

剧场如何改?服务谁?杨浦区坐拥复旦、同济等十余所高校,十八万“永远年轻的大学生在此涌动,构成全市最密集的青年群体,却缺乏相匹配的文化场所。看剧,人们仍习惯地往外区跑。这一现实最终明确了剧场的转型方向——打造以“青年”为核心的专业戏剧空间

2022年9月,由上海大剧院团队运营的YOUNG剧场全新亮相。“YOUNG”一词既指向“年轻”,又暗合“杨浦”之音,更寓意开放、活力的文化态度。开幕大戏《春逝》——北大九人剧团创作的青春叙事作品,以创新的舞台表达,为剧场奠定了“年轻、先锋、多元”的基调。

然而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YOUNG剧场所在的控江路周边老龄化程度高、工人新村密集、商业开发程度低,地理位置并不优越。然而,精准的定位与优质的内容迅速打破这一困局。首演季后,从全市各地专程前来的年轻观众让这座曾经的“孤岛”焕发活力。

为了让YOUNG剧场真的“YOUNG”起来,去年冬天,在杨浦区委、区政府支持下,区投控集团牵头升级改造周边环境,打造“悠杨里”步行街。街区更新为剧场带来更多年轻观众,剧场活力也带动周边文化与商业的融合发展,点亮了一整条路的生命力。

深耕

内容为王的“双轨制”

三年来,YOUNG剧场逐步形成独特的内容策略:既放眼国际,引入顶尖剧目;又扎根本土,孵化青年创作。这种“双轨并行”模式成为其快速崛起的关键。每年秋季的“秋是国际戏剧季”已成为沪上戏剧盛事。2025年第三届戏剧季汇聚比利时、德国、法国等6个国家的10台剧目、54场演出,全部为上海、中国或亚洲首演,作品质量始终是选剧的第一标准。

这些作品不仅拓宽观众视野,也悄然改变着他们对戏剧的认知。凭借国际视野与专业口碑,剧场团队多次在激烈竞争中夺得优质剧目首演权,将好戏送至市民身边。

与此同时,对本土青年创作的扶持也不遗余力。GOAT构特别青年剧展已连续举办四届,为近百位创作者提供免费场地与支持。首届孵化的《杂食动物》在本演出季升级返场,从实验作品蜕变为成熟剧目。更值得关注的是,剧场正从“引进方”转向“制作方”——委约创作的舞蹈剧场《素食者》将于明年首演,标志着YOUNG剧场在内容生产链上的重要突破。

破壁

剧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

在YOUNG剧场的理念中,剧场不仅是演出场所,更是连接艺术与生活的枢纽。这种“无边界”理念渗透于运营的每个角落。

剧场持续举办“开放日”活动:舞台向公众敞开,观众可登台即兴表演;排练厅开设戏剧工作坊,让普通人体验表演乐趣;前院常变身艺术市集,汇聚本地手工艺术作品。这些打破“第四面墙”的尝试,消解了传统剧场的距离感。

与社区的深度融合亦是其特色所在。剧场与创智天地合作,将大学路商圈的咖啡馆、书店等纳入观演生态,凭戏票可享专属优惠;新开辟的“魔方YOUNG Cube”空间定期举办脱口秀、心理沙龙、生活美学工作坊,让艺术融入日常。

美育推广同样展现创新思维。“美育Pro计划”通过“月月有公益、月月有大师、月月有开放”的密集策划,让高端艺术资源更亲民。与复旦、同济等高校的合作不止于学生观演,更邀请名家进校讲座。这些举措或许不直接带来票房收益,却为剧场培育了未来观众。

艺术教育是播种的过程,需要耐心等待发芽。今天来参加活动的孩子中,或许就藏着“明天”的创作者或终身观众。

生根

艺术与社区的相互滋养

“剧场离我们居委很近,经常举办惠民票发售等活动,让居民以更实惠的价格购票,非常受欢迎。”控江路街道控江一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亮见证了剧场与社区的深度融合。更令人欣喜的是,许多居民主动成为剧场志愿者,进一步走进戏剧世界。

三周年之际,YOUNG剧场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699场演出,27.5万线下观众,74%为年轻群体。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它探索出区级文化场馆发展的新路径——不以地理位置为局限,不固守传统服务半径,而是凭借鲜明特色、优质内容与开放姿态,实现影响力的跨越式提升。

站在新起点,YOUNG剧场以“三生万物”自我期许,持续拓展边界。与杨浦创智天地的深度合作将进一步打通“文商旅体展”融合通道;新推出的“YOUNG Club杨克勒戏友会”会员体系将为忠实观众提供更优服务;持续升级的“美育Pro计划”将继续践行“人人可艺术”的理念。

未来,这座生长在工人新村的艺术绿洲,将以独特方式继续书写城市文化更新的生动篇章。

文字 | 汤顺佳

场馆介绍
北京老舍茶馆成立于1988年12月15日,取自于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茶馆》,是集京味文化、茶文化、戏曲文化、食文化于一身,融书茶馆、餐茶馆、清茶馆、大茶馆、野茶馆、清音桌茶馆,六大老北京传统茶馆形式于...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三号楼3层
乘44路、48路、22路、特2路前门站下
北京老舍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