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老舍茶馆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更新时间:2025-11-28 11:08  浏览量:1

林春蓉

当聚光灯第一次打在排练厅的地板上,我手中攥着大型三线文化思政课《永远光辉》的剧本,手心因紧张而微微出汗。《永远光辉》通过回顾011基地自1964年创立以来的奋斗历程,艺术再现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三线故事。这场三线文化思政课让我在角色与现实的交织中,完成了一场与六十年前扎根大山的建设者们跨越时空的灵魂对话。

7月初,接到三线文化思政课话剧演出通知,当时内心忐忑大于期待。作为一名缺乏话剧表演经验的参与者,我既担心自己无法精准诠释角色的情感,更害怕辜负“三线精神传承者”的身份。记得第一次合排时,我饰演的年轻技术员在台词中提及“要在山洞里造出中国的‘争气机’”时,由于语气里满是刻意的激昂,当即就被导演打断:“你演的不是一个‘口号者’,是一个把青春焊在机床前的‘践行者’”。那一刻,我也意识到,真正的三线精神从不是贴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藏在手掌布满的老茧里、双脚冻伤的皴裂中,藏在每一个深夜里落在图纸上的一笔笔线条中。

8月,我们开始了最紧张的排练。为了还原建设者们在贵州山区的生活状态,我们向老一辈请教学习如何用扁担挑运钢材,体会每一步都要稳住重心的艰难;为了呈现寒冬里在露天车间工作的场景,我们反复寻找那种冻得说话打颤却依然不肯停下手中活计的执着。当我无数次重复“这点苦算什么,国家需要我们”这句台词时,从最初的生涩到后来的自然,从刻意的共情到发自内心的敬佩,我渐渐懂得,前辈们的坚定从来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勇敢,而是因为他们心中装着比个人安危更重要的东西——是“让祖国不再受欺负”的信念,是“为子孙后代铺好路”的担当。

为了更加了解三线建设这段历史,我查了很多资料。当我看到被磨得发亮的铝制饭盒,看到泛黄的家书里“孩子,等爸爸把这里的工厂建起来,就回家陪你放风筝”的字迹,看到照片里年轻人在山坡上种下的“扎根树”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我更加理解了何为“精神的传承”。它不是简单的记忆复刻,而是要将前辈们的信念融入当下的生活与工作。就像后来在工作中遇到技术难题时,我总会想起话剧里那句“没有路,我们就自己开山;没有设备,我们就自己造”,那份不服输的韧劲,成为攻坚克难的动力。

9月5日,是让我记忆深刻且激动万分的一天,当舞台背景切换成连绵的贵州群山,当道具组精心准备的“土高炉”在灯光下泛着暖黄的光,我站在舞台一侧,看着身边的“同事们”穿着沾满油污的工装,背着铺盖卷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突然有了一种强烈的代入感。我仿佛真的成了那个告别天津老家、瞒着父母报名三线建设的年轻技术员,在看到简陋的工棚、听着“先生产后生活”的号召时,有过短暂的迷茫,却在看到身边前辈们撸起袖子大干的身影后,迅速握紧了手中的扳手。那一刻,没有了表演的刻意,只剩下对“守护”二字最本能的理解——守护的是国家工业崛起的希望。

最让我震撼的是谢幕环节。当全体演员站成一排,背后的大屏幕缓缓打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十六个红色大字时,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我看着那些被岁月染白了头发的老一辈三线职工代表,他们眼中闪着泪光,用力地拍着手,仿佛在与年轻时的自己隔空呼应。那一刻,十六个字不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是在寒冷的夜晚里,为了不耽误工期,把被子裹在机器上的师傅;是为了攻克技术难关,连续一个月住在车间,最终累倒在图纸前的工程师;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们,不分地域、不分工种,一起扛材料、挖山洞……

在参与《永远光辉》演出的这段时光里,我真切地感受到,那些埋藏在大山深处的故事,那些刻在岁月里的坚守,从来都不是被遗忘的历史。当我们在舞台上重现那些场景,当年轻一代的观众为前辈们的故事热泪盈眶,当“三线精神”与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碰撞出火花,我看到精神正以新的方式延续。

如今,当我走在厂区,看到一座座新厂房和厂房里飞速运转的智能设备,总会想起那群在大山里拓荒的建设者。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为中国航空工业打下坚实基础,而我们这一代人也将用青春续写着新的篇章。

《永远光辉》的演出于我而言,不仅是一次难忘的舞台经历,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我明白,无论身处哪个时代,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艰苦创业”的底色不能变,“无私奉献”的情怀不能丢,“团结协作”的力量不能忘,“勇于创新”的勇气不能减。

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在舞台上收获的这份信念,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奋力前行。我想,这便是对三线精神最好的传承——不是把它挂在嘴边,而是把它藏在每一次认真工作的态度里,藏在每一次面对困难时的坚持里,藏在每一个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的平凡日子里。

场馆介绍
北京老舍茶馆成立于1988年12月15日,取自于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茶馆》,是集京味文化、茶文化、戏曲文化、食文化于一身,融书茶馆、餐茶馆、清茶馆、大茶馆、野茶馆、清音桌茶馆,六大老北京传统茶馆形式于...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三号楼3层
乘44路、48路、22路、特2路前门站下
北京老舍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