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老舍茶馆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进茶馆 长见识 // 罗顺德

更新时间:2025-03-28 10:40  浏览量:10

进茶馆 长见识

罗顺德

“壶纳千江水,茶渡有缘人。”我很欣赏这诗句。春暖花开,厦门更是处处皆美景。今天,我慕名而至,走进张超元先生的“守愙斋”茶馆。

"守愙斋"茶馆位于厦门市筼筜湖边,在体育路与七星西路的交叉处。茶馆大门上"瀹茶时光"四个美术大字格外醒目,大字下面有三句广告说明语:“企业茶礼定制,专卖招商加盟,生活美学空间。”

很显然,茶馆既是茶友们品茗交谊之处,也是共享茶文化的场所,又是茶叶的经销处。张先生在武夷山创建茶厂,现在销售的是他们茶厂生产的正宗的武夷岩茶。因此,与"瀹茶时光"茶馆并列的还有一间店面,当街的玻璃厨窗上方有"达天下"的商标和"达天下茶业"五个大字。店门门楣上方竖写着"守愙斋",其下方的广告说明词是:“字画 文房 名瓷 紫砂 道器 品茗”。

走进"瀹茶时光"茶馆,我眼睛顿时一亮,心扉敞开,在目不暇给之余,我惊叹于张先生茶馆设计的独具匠心,别具一格。

走进"达天下茶业"室,陈列茶叶种类及茶具的厨窗洁净明亮,不同种类的茶叶整包、整件有序存放,毫无杂乱之感。这里又不是清一色堆放茶叶的地方,这里有画有书,有乐器,还有千奇百态、玲珑小巧的紫砂壶。精致的茶室,文房四宝都给安排在最适宜的地方。

我是天天喝茶,离不开茶的人;但我不会品茶。每次劳动或体育活动回来,大口大口地以茶解渴。到亲戚或朋友家,主人一泡又一泡,并且频频换好茶泡,在座者我喝得最多。面对殷勤的招待,我也只能以"好喝、顺口"之词以美之,至于怎么品茶,鉴定茶质之优劣,茶文化内涵有多深广,我的认识相当肤浅。

今天,有张先生的引导和耐心的讲解,我对茶与茶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并从中增长了不少见识。

为什么要开设茶馆?张先生说:"茶馆是一座城市不灭的灯。"

张先生还说:"人生如茶,茶带你细数人间美好。”他认为,很多时候,我们缺的不是茶,也不是朋友,而是能一起喝茶的朋友。朋友,或许交谊已久,或者刚刚谋面,但能共同品茶,话也投机,热茶入口,沁入心脾,心情愉悦,烦恼顿消。大家会加深了对未来前景的希冀,充满对生活的热爱。设置茶馆,让茶席成为现代人安放身心的道场。让一盏茶,唤醒生命的感知力。

(以上视频来自《守愙斋.瀹茶时光》)

走进茶馆,最让我眼睛一亮的是各式各样的紫砂壶。张先生对紫砂壶的钟爱,少人能比。据他介绍,在家里,在同安"尚音艺术学校”(他是这所学校的校长)的茶室,都珍藏或陈列着质量上乘、数量众多的紫砂壶,造型齐全的花货、光货、筋囊货,形状或大或小,或圆或方,或高或矮,提把或提或拎,不一而足。颜色有褐有紫,有蓝有青,有米黄有海棠红,或兼有各色花纹。每一把壶各具特色,亮丽秀气,文雅中焕发出灵动。

很多把壶我从未见过,不少壶的价格不菲。这些价格昂贵的紫砂壶,毕竟出自工艺大师之手,其造型设计,手工绝活,也许已是"专利",也许濒临失传。

我忽然回忆起我在云霄一中读初二年时,也就是1962年吧,我与同学放学后在云霄县城的"和平路"逛街,在那骑楼式的老街的柱廊下,常有放置杂货担的中老年人(土话叫做"卖缺铜锡的"),在那里修理锁或卖些金属类零件或玉器等杂货。当时我看到一杂货担摆着一大一小两把壶,壶肚上刻有"孟臣"二字,便好奇地问价格。老杂货匠说:"大把的10元,小只的5元"。我们直吐舌头,背后直驾他"奸商!这价钱谁会卖?谁买得起?"张先生听了说,当时基本上没有假货,况且"孟臣"二字镌刻在壶肚的很少见,放在今天,其价格难以估量!

走进“瀹茶时光”(守愙斋茶馆),还可以看到好几幅漆画,比如“昂首的公鸡”,还有一幅《无相般若》。

我瞟了一眼,不怎么去欣赏也不懂得欣赏。张先生看懂我的表情,他随即温和地娓娓道来:“漆画是以天然的大漆为主要材料,也可辅助金、银、锡、蛋壳、贝壳、石片、竹片等为材料来绘画。漆画工艺复杂,包括描漆、画漆、刻漆、堆漆、刮漆、泼漆等等。中国漆画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20世纪60-70年代形成独立画种。”

"瀹茶时光"空间不算大,却别有洞天,人造天井,老磨盘铺就的七步小径,从浅水池跨过。主人悉心培护的绿色植物像撑开的小伞,盆景、兰花点缀其间。

张先生严格要求茶馆的服务质量,他很强调:以茶待客,以和为贵,以净为先。他说,品茶要有干净的环境,干净的器具,干净的茶,干净的水。这个"净"字,是品茶的基本要求。

张先生不厌其烦而又中肯的讲解,我默默地赞佩他:他完全可开办茶文化知识讲座,他是传承茶文化的好老师。

稍作休息,该品茶了。看张先生泡工夫茶,动作规范娴熟,品茶中的又一席谈话,我又从中得到不少知识。

日本老铁壶装壶山泉水,慢慢煮开浇沸,接着温杯烫盏。

茶则、茶拨、茶夹、杯垫早已齐备于茶案。冲泡、出汤与分茶;端杯闻香、轻啜茶汤......每个步骤是那么规范,动作细微处显灵巧,泡茶尽显"功夫",这是名符其实的"工夫茶"了。只见茶叶的包装精良,一小盒中两小泡的茶叶,像依偎在一起的孪生宝贝。茶具好,茶杯美,茶汤色泽显温润,汤水飘奇香。品起茶来,感觉特好,口齿生香,润滑而淳甘,觉暖香入肚,似仙水入肠,顿觉心清气爽。

宋代杜耒 的《寒夜》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 火初红。”我这里是:守愙斋中名茶饮,温馨雅趣滿屋生。

张先生说,正规的泡功夫茶要遵循“七步茶施”,他经常在茶馆讲授并作示范。

为了深入完善茶文化,茶馆还聚集茶友进行茶事艺术的疗愈。这又是一项较深奥的知识。

在"瀹茶时光"(守愙斋茶馆),五间不同风格的茶室各得其所,茶具精良,茶品半丰半俭有度。

(上图来自《守愙斋.瀹茶时光》)

我今天来茶馆,是周二上午,倘若是下午来,便可看到并参与"瀹茶时光"的每周二的活动。茶馆里茶友聚集,他们在品茶,在歌唱,在奏乐,在学习、探究着茶文化。茶馆里备有三角钢琴、古筝、洞箫、吉他等乐器,茶友们兴奋愉悦起来,吹拉弹唱,各尽所能,茶馆于瞬间便成就了弦歌嘹亮,筆墨丹青的艺术盛宴。茶与艺术的融汇,让幸福触手可及。

(以上图片与视频来自《守愙斋.瀹茶时光》)

张先生从去年开始,在“瀹茶时光”(守愙斋茶馆)举办茶会,他已经动手写并准备结合农历廿四节气,把廿四节气茶会的活动,茶文化的学习与感悟写成文章,并计划编辑成册发表,让中国茶文化发扬光大。

“莫待春花开,白雪藏嫩芽。用心细细看,春意已盎然。”——因茶,我们身心喜悦;因茶,我们幸福相约。

张先生是个全能人才,他对茶文化有较深的研究;他对书法充满兴趣,写得一手好书法;他是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本科毕业生,他弹得一手好钢琴;他对会场,展馆,乃至茶馆的设计别出心裁,风格独到;他能写诗填词作赋,成为"守愙斋"茶 文化的领路人,他能创作歌曲,美妙动听有情感的歌曲在"守愙斋"茶馆回荡。

请听:"瀹茶时光,温暖而又浪漫。茶味浓浓,沉浮了几番。谁在吟唱,谁在轻声叹。谁又在为谁,将青丝挽。”

请看他作的《武夷宫学茶赋》:

武夷宫学茶赋

百年有至爱,缘起守愙斋。

怀山抱海志,温情岁月长。

七碗敬流年,山石慕兰芳。

元心藏慧願。醇岩韵悠长。

百泉鸣璞玉,契友恭金汤。

抱馥岩之首,九畹有遗芳。

兰苑瀹状元,御鉴巭茶王。

瀹茶达天下,玺印冠八方。

细心的人会从这篇赋中发现,张先生经营的"达天下"茶叶,几十种茶叶包装盒上的茶名,都是张先生命名,文字是张先生书写,而所有茶的名字皆在"赋中",那飘逸而厚重的书法与武夷岩茶珠璧联辉。

台湾著名学者连横(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祖父)有一首赞美功夫茶的诗:"若深小盏孟臣壶,更有哥盘仔细铺。破得工夫来瀹茗,一杯风味胜醍醐。"乌龙茶(闽南、潮汕人之最爱),紫砂壶,若深杯,成为闽南乃至潮汕地区工夫茶的标配。

张先生陪我在"瀹茶时光"(守愙斋茶馆)讲解、观赏、品茶近一个上午。我记得韓文公的《师说》一文写道:“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我虽比张先生大近三十岁,但有许多知识仍得向他请教。

比如"瀹,"念yuè,左边三点水。右边上部人字头,似茶寮屋顶;“人”之下有“一”横,形同桌案;“龠”居中的三个口为品,与古人“茶三酒四”有趣贴合;“龠”下为冊,意为书柬。字里蕴含着茶文化。

又比如:"愙",念kè,"恪"的异体字。表示恭敬谨慎之意。

再比如:"达天下"。“达”字代表着品牌所追求的卓越品质和境界。“天下”代表着整个世界、全球市场。“达天下”品牌秉承了“礼德兼修”的家学祖训,将往圣宏大的“立己达人而后达天下”的使命意识与人文关怀倾注于一壶茶中。

“瀹茶时光”成为生活热爱者共享茶事艺求与生活美学的空间,也是茶友、书友、藏友真诚交流、无私分享的舞台。

茶叶企业,茶馆,茶品的命名,也可尽显主人文化底蕴之深。

须知,交友之道中有重要的一项,叫做"友多闻",这种朋友见闻广博,知识面广。结交一个"多闻"的朋友,就像拥有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我们总能从他那里得到有益的东西,你会因此变得逐渐充实起来,并增添了幸福的感受。

今天到"瀹茶时光"(守愙斋茶馆),我受益非浅。我也请你,请他,请朋友们光临"守寮斋"。

作者简介

罗顺德,云霄县上河村人,从事中学语文教育三十年,2008年退休。履行"活到老,学到老”的教诲,耕读相伴。

场馆介绍
北京老舍茶馆成立于1988年12月15日,取自于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茶馆》,是集京味文化、茶文化、戏曲文化、食文化于一身,融书茶馆、餐茶馆、清茶馆、大茶馆、野茶馆、清音桌茶馆,六大老北京传统茶馆形式于...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三号楼3层
乘44路、48路、22路、特2路前门站下
北京老舍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