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华800亿罚金未退,为何又举“投资欢迎牌”
更新时间:2025-04-01 19:14 浏览量:3
这事儿吧,就像村里新开了家茶馆的张大婶,昨天刚叉腰骂街说邻村王老板卖茶碗掺假,扣下人家三车货不还,今天又满脸堆笑在村口挂横幅:"欢迎王老板投资本茶馆,但您得坐边上小马扎,柜台钥匙可不能给"。旁人看着都犯嘀咕: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咱扒开那层"营商环境改善"的糖衣细瞧,印度官家算盘珠子都快崩人脸上了。先说那800亿罚没款,明面上是查税、反垄断、数据安全三把刀轮着砍,可您见过哪家查税能罚出企业全年营收20倍的?摆明了是借着边境摩擦的由头,把中资企业当人质捆在柱子上,时不时敲打两下给国内民族主义情绪撒气。莫迪老仙这手"经济爱国主义"玩得溜,既转移了疫情后经济疲软的矛盾,又能给明年大选攒把柴火。
可转头又开投资大门,倒不是良心发现。您瞅那附加条件:"不许当大股东、技术必须本地化、董事会得塞印度人",活脱脱像饿了三天的汉子边啃馒头边嘟囔:"再来碗肉汤行不?但肉得我切,汤勺我拿"。印度这是馋中国产业链的油水,又怕被筷子夹了手——既要华为的5G基站给自家数字经济搭台子,又防着中兴在通信领域唱大戏;既想比亚迪的电动车工厂带活制造业,又忌惮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卡脖子。
更深层的算计藏在"去中国化"的蓝印花布里。您当那套"生产激励计划"(PLI)真是为吸引外资?分明是拿着中国企业的技术当梯子,踩着往上爬自家产业升级的墙头。让中资占小股,既能偷师学艺培养本土供应链,又能用市场换时间,等塔塔、信实这些亲儿子们翅膀硬了,再一脚把师傅踹出山门。这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新德里那帮智库怕是照着《孙子兵法》改的作业。
不过这套把戏玩久了也露馅。您看小米被突袭查税那天,华尔街日报头条写着"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跨国资本圈里早传开了"印度挣钱印度赔,准备轮椅往里推"的顺口溜。可人家新德里不在乎,左手举着13亿人口的市场大饼,右手晃着"世界办公室"的金字招牌,吃准了全球资本在中美博弈间找第三落脚点的焦虑。只是这反复横跳的功夫,别哪天闪了腰——毕竟商场上混的谁都不是傻子,当镰刀的次数多了,韭菜们可都长记性了。
#印度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