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话剧《屈原辞》全网开票 | 这一次我们把《离骚》搬上舞台
更新时间:2025-04-24 19:35 浏览量:5
千年楚辞
NO.1
落地为声
十场限定,端午前,一场与诗魂的剧场对话
这不是一部传统的历史剧......
如果你以为“屈原”还停留在教科书里,那《屈原辞》会颠覆你的认知。
这部由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团和表演系联合制作的原创话剧,不是复述史实的口号剧,而是一场精神的重构。从屈原挺身力主“联齐抗秦”,到他被权臣构陷、流放汨罗,全剧始终在探问:当忠诚与改革无法共存,理想还能坚持吗?
在这部剧中,屈原不是完美英雄,而是一个挣扎在政治暗流中的普通人。他会愤怒、质疑、孤独,却依然选择用诗和生命为信念作证。他的孤绝与坚持,穿透了时间,也打动着当下的我们。
舞台如诗:你从未见过这样的楚国
在《屈原辞》的剧场里,舞台不是背景,而是参与叙事的诗行。
本剧的视觉设计,以“楚辞的物质化”为出发点,将诗意空间拆解成三重核心元素:水、竹、铜。这一结构不仅呼应屈原的文化母体——楚国,也延展出他精神旅途的感知路径:
“铜”是权力与礼乐的象征。舞台两侧列置青铜编钟与重组式鼎座,既是古代朝堂的权威图腾,也是屈原一生政坛搏击的隐喻。每一次敲击编钟,都是他理念落空后的振聋发聩。
“竹”承载诗书与风骨。层叠悬挂的“竹简幕墙”上下错落,既是古籍的视觉延展,也是楚辞写作现场的空间比喻。光影在竹简缝隙间流转,仿佛屈原思想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挣扎穿梭。
“水”是情感的流动,也是命运的尽头。汨罗江的意象贯穿始终——水纹投影从舞台脚下漫出,缓缓爬升至整个空间顶端,构成一条“向死而生”的视觉路径。观众仿佛站在江边,与他最后的吟唱隔水相望。
NO.2
这部剧
年轻人一定会喜欢
话剧《屈原辞》不仅讲理想,也懂表达。
这是一部真正从青年视角出发的历史剧。剧目主创与演员阵容,都来自中央戏剧学院最具活力的实验剧团,导演、演员、音乐、形体指导多为青年一线师生——他们不仅了解楚辞,更理解当下年轻人面对现实的质疑与挣扎。
与以往刻板的“古装说教式”不同,《屈原辞》用的是年轻人熟悉的表达方式,舞台语言更具影像感,节奏更加紧凑,情绪递进更加清晰;角色塑造摒弃脸谱化,屈原不再是“完人”,而是一个真实的孤独理想主义者。
而演员阵容全部是中戏表演系新生代力量,表演自然、爆发力强、情绪共鸣感直击人心。剧中那些有关“被误解”“孤立无援”“坚持做对的事到底值不值”的核心命题,正是当代青年正在面对和思考的。而《屈原辞》给出的答案不是喊口号,而是通过屈原的选择,把信念放到现实中考验,给出一种可共情的精神出口。
留一张票
NO.3
给那个还相信“理想主义”的自己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的诗,不只是写给历史,更是写给你我。
它不是古人的喟叹,而是留给后人的问题。
《屈原辞》不是复古,而是一种“新的古典”——它把“信念”“忠诚”“牺牲”这些沉重的词语,重新端回舞台,放进现实的光影里审视。
屈原的理想,也许不被理解,也许注定孤独,但他从不怀疑“坚持”的意义。这个五月,走进剧场,在屈原身上找到我们每个人的影子。与屈原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精神之约,领略不朽诗篇背后的传奇人生。
2025年4月18日,全网开票。 诚邀每一位热爱文化、追求思考的你,一同感受这场震撼人心的舞台力作。
剧目信息
演出时间
2025年5月11日–18日
演出地点
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
限量10场,难得一遇
本剧仅在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演出10场,
演出席位有限 抓紧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