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与曲艺“搭档”国家级非遗走进校园
更新时间:2025-04-26 21:06 浏览量:4
正是春留处,文化陶情性。芳春时节,石景山非遗“永定河传说”活态传承项目专场演出先后走进石景山区先锋小学、石景山区古城小学、北方工业大学,为千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融合古老传说与现代演绎的文化盛宴。
古城小学学生们观看演出
先锋小学学生们热烈鼓掌
北方工业大学校领导与非遗传承人座谈
演出由来自中国杂技团、北京曲艺家协会、北京曲剧团的多名非遗传承人参与,展示了以“永定河传说”为主题创编的全新曲艺作品,以及川剧变脸和古彩戏法等优秀非遗技艺,演出现场互动频频、掌声不断。
学生们与非遗传承人现场互动
“永定河传说”主题演出是一次非遗项目跨类别联合的大胆尝试。将国家级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与国家级、市级曲艺类非遗项目相结合,创编《石景山八勇士》、《九龙图》、《赤面染浑河》等十余个全新的曲艺作品,将永定河流域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转化为了生动具体的视听语言。“永定河传说”“石景山区标志性景观”等石景山区本土元素的融入,也极大丰富了具有石景山区地域特色的曲艺作品。
非遗传承人表演含灯大鼓
一批优秀青年曲艺演员在老艺术家们的带领下,参与创编、登上舞台,以其活泼自然的表现力、更易被年轻人接受的表现风格拉近与观众们的距离。
非遗传承人表演快板
演出打破舞台界限,融入曲艺知识讲解和互动体验两个环节,许多同学也与青年演员们进行了互动。师生们现场体验京韵大鼓、三弦、快板等非遗技艺,实现非遗的可触摸、可感知、可互动。
北方工业大学学生在传承人的带领下体验八角鼓
北方工业大学学生在传承人的带领下体验快板
本次“永定河传说”活态传承项目,是丰富曲艺作品、创新民间文学传承形式的首次尝试。通过本次活动,挖掘、培养了年轻一代曲艺传承人,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为非遗在当代社会的自然生长提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