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老舍茶馆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南京话剧团演员的日常训练曝光,专业态度获赞

更新时间:2025-04-29 20:50  浏览量:2

## 十年如一日:南京话剧团演员的晨功日记


南京市话剧团在编人员60人,团部下设办公室,演员


清晨五点半,当城市还在睡梦中,南京话剧团的排练厅已经亮起了灯。演员们陆续到来,开始他们雷打不动的晨功训练。这不是为了某场特定演出的突击排练,而是他们坚持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日常仪式。


演员##话剧演员##女演员的日常##记录生活##女演员##繁星戏剧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老话,在南京话剧团找到了最鲜活的注脚。团长李明告诉我们,团里资历最老的演员张老师,六十二岁仍保持着晨功习惯,三十年从未间断。年轻演员王梦说:"第一次看到张老师练功时,我惊呆了——那些高难度的形体动作,许多年轻人都做不到。"


演员##话剧演员##女演员的日常##记录生活##女演员##繁星戏剧


南京话剧团的日常训练有着严密的体系。形体训练从最基础的站姿开始,要求演员像"头顶一碗水"般保持平衡;发声训练讲究"气沉丹田",演员们常常对着墙壁反复练习共鸣;台词训练更是苛刻,一个简单的"啊"字要练上百遍。演员陈默笑着说:"我家邻居以为我疯了,每天对着不同的方向喊'妈妈'。"


杂技团演员训练日常


这种专业态度背后,是南京话剧团几代人传承的艺术信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最困难的时期,剧团发不出工资,演员们依然每天准时出现在排练厅。老演员们回忆:"那时候练功是为了忘记饥饿,但更是因为对舞台的爱。"正是这种精神,让南京话剧团在商业大潮中守住了话剧艺术的纯粹性。


专业训练的成果直接体现在舞台上。在最近复排的经典剧目《雷雨》中,年轻演员们展现出的台词功底和形体控制让老观众惊叹"看到了老一辈艺术家的影子"。观众李女士说:"现在很多影视剧都用配音,但在话剧舞台上,演员的真声直击心灵,这种专业素养令人敬佩。"


南京话剧团训练日常的曝光,恰逢娱乐圈"数字小姐""替身先生"等乱象频发之时,形成了鲜明对比。戏剧评论家王教授指出:"真正的演员应该像南京话剧团这样,把功夫下在观众看不见的地方。他们的专业态度不仅是对艺术的尊重,更是对观众的尊重。"


在这个追求速成的时代,南京话剧团的演员们依然保持着"工匠精神",用日复一日的训练打磨着自己的艺术生命。正如一位老演员所说:"我们不是在坚持,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或许,正是这种把专业变成习惯的态度,才是艺术长青的真正秘诀。


当灯光亮起,大幕拉开,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两个小时的精湛演出,更是演员们用无数个清晨积累的艺术人生。南京话剧团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专业,从来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表演,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生活方式。


场馆介绍
北京老舍茶馆成立于1988年12月15日,取自于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茶馆》,是集京味文化、茶文化、戏曲文化、食文化于一身,融书茶馆、餐茶馆、清茶馆、大茶馆、野茶馆、清音桌茶馆,六大老北京传统茶馆形式于...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三号楼3层
乘44路、48路、22路、特2路前门站下
北京老舍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