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老舍茶馆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茶馆里领“扶贫款”,背后藏着啥猫腻?警方揭秘——

更新时间:2025-05-13 17:03  浏览量:1

老年人到茶馆领“扶贫款”,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现场办理,操作完成当即就能拿到几百元“扶贫款”,这样的“好事”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猫腻?丰台警方13日通报打掉了一个以领“扶贫款”为名诱骗老人、利用老人银行账户转移诈骗资金的犯罪团伙。其中,为诈骗团伙四处拉人的竟也是两名六七十岁的老人。

警方提醒广大老年人,警惕以申请所谓“扶贫款”为幌子的诈骗陷阱,别被蝇头小利冲昏头脑沦为电诈“工具人”。

电诈赃款进入老人账户

4月15日,家住丰台区的赵女士遭遇电信诈骗损失10万元,向丰台分局长辛店派出所报案。经警方调查,被骗资金转入了一个个人账户,账户的所有人王某是个70多岁的老人。

当民警找到王某时,老人完全不知道自己的银行账户被用来转移赃款,只说自己曾被熟人邓某带到丰台区的一家茶馆领取“扶贫款”,提交过身份证和银行卡,并拿到了几百元。

顺着老人提供的线索,丰台警方迅速出动,在茶馆内将正在作案的邓某等4人抓获。桌上摆着银行卡、身份证,两名年轻人正拿着一对老夫妇的手机进行操作。

贪图小利,老人四处拉人

4名嫌疑人中的邓某和宋某都已经六七十岁了。邓某供述称,3月中旬,相识多年的老友给他介绍了一个扶贫项目,说是能给贫困老百姓发钱,解决生活困难。随后,邓某下载安装了一个叫“人民生活”的App。在平台上,一个自称王老师的人向他介绍了扶贫项目,让邓某帮忙介绍老年人领取。

“老王,我这儿有个好事,能领扶贫款……”此后,邓某四处推荐,给王老师拉来了好几位老人,有饭局上认识的,有以前工作认识的。每次,邓某按照王老师的要求,将老人带到指定的茶馆、饭店,由专人办理手续,只要办理成功,除了申领的老人能拿到几百元“扶贫款”之外,邓某也能得到500元左右的辛苦费。至案发时,邓某自称已介绍6名老人办理成功,获利3000余元。

70多岁的宋某原本也是邓某介绍来的,在得知介绍他人还能得到好处费后,宋某也不遗余力地介绍老伙伴。

这个所谓的扶贫项目就在老人的口口相传下,不断扩散。

解密

白给“扶贫款”究竟为啥?

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猫腻?长辛店派出所副所长白文博告诉记者,电信网络诈骗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收取并转移被骗赃款。随着公安机关对银行卡、电话卡两卡犯罪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骗子就想尽办法搜罗普通人“干净”的银行账户用于转账。这个扶贫项目就是一种隐蔽性极强的手段。

犯罪分子一边以所谓领取“扶贫款”为诱惑,通过老年人的相互介绍诱人上钩,借此控制老人的银行账户;另一边在网上发布挣快钱的广告,吸引年轻人入套,现场操控老人的账户转移账款。

4名落网嫌疑人中的另外两人都是不到20岁的年轻人。两人结伴来京找工作,在刷短视频时看到了“挣快钱”的广告,沦为电诈集团的“工具人”。他们冒充扶贫项目的工作人员,以帮老年人操作领取“扶贫款”为由,操控他们的手机和银行账户。这边确定账户安全可以接收赃款,那边骗子就开始实施诈骗。等被害人的钱款转入老人的账户后,他们便迅速转账或消费,以逃避警方的拦截追查。

目前,邓某等4人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工作中。

办案民警介绍,提供账户和身份信息帮助电信网络诈骗转移赃款涉嫌犯罪,银行账户成为电诈转移赃款的渠道后也会被冻结。

因此,广大老年人一定要警惕所谓领取“扶贫款”等诱惑,切勿因贪图小利出借银行卡、手机号或身份信息,避免沦为电诈“工具人”。若发现可疑情况,请立即拨打110报警。

场馆介绍
北京老舍茶馆成立于1988年12月15日,取自于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茶馆》,是集京味文化、茶文化、戏曲文化、食文化于一身,融书茶馆、餐茶馆、清茶馆、大茶馆、野茶馆、清音桌茶馆,六大老北京传统茶馆形式于...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三号楼3层
乘44路、48路、22路、特2路前门站下
北京老舍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