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论高低
更新时间:2025-06-05 00:42 浏览量:15
茶馆里聊天,和菜市场大妈掐架没什么两样。如果没有个和和气气的情绪,即使是茶馆里聊天,也能谁也不饶谁半句。
有的人就和多年前我的认知一样,认为普洱就是天下最高端的茶。就像张总,家里的普洱,不是名山名寨,就是大厂年份,喝的那叫一个全面。每次到太行茶馆喝茶,总是一副拿鼻孔看人的模样。
昊哥则不同,最爱的是熟普,浅浅地来上一泡,茶汤透亮,茶韵悠长。美美地品上一口,说什么就是这股陈仓的味道。这与他的为人处世有关,都是一种宅心仁厚的味道。
见昊哥夸熟普好喝,张总忍不住给昊哥普及茶文化。说什么熟普是现代工业的副产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开始兴起。再往前倒推,茶叶就没有熟茶这个品种。只有生普才是茶叶中的王中王,才是普洱中的南波万。
说实话,到太行茶馆喝茶的人,至少也是个半懂不懂的茶客。听张总这么一说,大家也不做什么反驳。
这几年时兴所谓的茶文化。如果硬说一点文化都没有,那肯定是要得罪一大批人。如果说有,其实就是比白水更多些滋味罢了,以便于多喝些水,有利于新陈代谢。再者就是饮者能自得其乐,情绪好了,身体也自然好了。
什么红茶养胃,什么绿茶提神,什么生普去油,什么熟普降脂,什么白茶治感冒,什么黑茶干一切。这些貌似都能讲些道理出来的理论,其实无异于伪理论。事实上茶叶中含有的所谓有益成分极低,如果不是成桶成桶地喝,大概也没有多么立竿见影的效果。
那些寄希望通过喝茶就能受益的朋友,大概也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有些看似很神奇的效果,也大都是心理因素在作怪。
与其说是个爱好,倒不如说是个习惯。一个有喝茶习惯的人,就得侍弄茶叶,就得侍弄茶具,又费时又费力,却可以让人不那么急躁。尤其是南方较流行的工夫茶,那才是费工夫。喝得久了,人也会安静许多。对于过于浮躁的人来说,喝茶是个不错的习惯,能够改善一些。这是喝茶之外的收获。
对于平常最喜欢喝饮料的勇哥来说,只要是不痛风,那还是甜的好喝,还是啤酒好喝。在他看来,酒能给他茶给不了的那种感觉。
叫他说,张总说的一点都不对,什么茶中魁首,那都是虚的,好喝才是王道。
曹老板见大家争执不休的样子,也不好说些什么,只管给大家泡茶、倒茶。她心里一定想着,这一群货,光喝不买,还一堆事儿妈,真葛毅人。
葛毅归葛毅,这些人倒是给太行茶馆聚了些人气。要不然就实在是太气人了。
偶尔有一桌爽约的食客,曹老板也会盛情邀约一下,叫几个校友小聚一番。毕竟已经备好了菜,白扔了就实在太可惜了。
有时候还要搭上几瓶小酒,大家喝得面红耳赤,席间说起点什么事,大家借着酒劲,说点什么事,说干就干了。说完又反悔了的也有,但是不多。
曹老板这里,真是个不错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