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知识精准传播!山西消防多维创新宣传模式
更新时间:2025-08-26 10:05 浏览量:5
近年来,我省各地消防救援队伍紧密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探索多元化、本土化的消防宣传路径,以曲艺传承、专业培训、移动宣传等特色方式,将消防安全知识精准、生动地传递至千家万户,有效提升了全民防火意识和应急能力。
“专长+”科普
大同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消防宣讲团队,构建了“专业团队+定制内容+精准投放”的特色消防宣传体系。宣讲团成员采用“一员一专长”模式,可针对不同场所特性开展专业化培训。在云冈区星轶影城,消防宣传人员聚焦的是电气设备维护与银幕防火措施;在嘉年华娱乐中心,消防宣传人员则深入分析了疏散通道管理及消防法规解读。这类定制化培训通过适配的案例教学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应急能力。
“文艺+”科普
晋城与忻州两地巧妙借助传统艺术形式,推出“曲艺+消防”宣传模式,让安全知识更接地气、更易传播。晋城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太行山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以快板、说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消防常识编写成朗朗上口的唱词,如“飞线入户使不得,楼道停放太危险”,在寓教于乐中传递安全理念。忻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则采用“快板+”模式,不仅在古城景区结合木质建筑特点吟唱“古城建筑多木质,防火意识要树牢”,还在表演后设置灭火器实操环节,推动宣传效果从“听到”向“会用”升级。
“骑行+”科普
忻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组建的“火焰蓝骑行宣传队”,以灵活高效的宣传模式打通消防科普“最后一公里”。他们以电动摩托车为载体,配备扩音设备和基础灭火工具,灵活穿行于乡镇窄巷、社区街道之间,有效克服了传统宣传车辆通行受限的难题。轻骑队采取“骑行+宣讲”的动态工作方式,不仅在老旧小区张贴海报、在人员密集区域设立流动宣传点,还结合不同场所开展针对性宣讲,尤其注重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规范等热点问题,成为一道兼具实用性与亲和力的移动安全风景线。
从大同的精准定制培训内容,到晋城与忻州的曲艺融合与移动宣传,山西消防不断拓展宣传路径,既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生,也使消防安全知识以更精准、更亲切、更富感染力的方式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为构建全民防火屏障提供了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