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老舍茶馆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重庆大学原创话剧《何鲁》登上国家大剧院

更新时间:2025-11-28 17:21  浏览量:1

演出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秦思思)灯光渐暗,万籁俱寂,一束追光笼罩住书桌前伏案的79岁何鲁,此时,来自52年后的女学生林芳菲悄然登场,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11月27日,由重庆大学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话剧《何鲁》,作为第十八届“春华秋实”全国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剧目,在中国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国家大剧院的台湖剧场上演,赢得广泛好评。

话剧《何鲁》通过双时空叙事结构,串联起何鲁青年时期负笈法兰西、成为首位在法获得科学硕士的中国人、拓荒高等数学教育、创校兴学等关键人生片段。该剧将厚重的历史叙事、严谨的科学精神与当代青年的审美趣味融为一体,打破了传统人物传记剧的线性叙事,用充满现代感的舞台语汇,让科学家的风骨穿越时空,与今天的年轻人实现情感对话。据该剧策划人重庆大学档案馆馆长杨艳介绍,何鲁是中国现代数学奠基人,在重庆大学度过了二十载春秋,为学校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演出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从校园剧场到国家殿堂,是一次对剧目艺术品质的淬炼与升华。原剧中象征中国数学“无限可能”的“X”形舞台装置,此次演出实现了技术调度与视觉表达的全面升级,舞台两翼改为可前后滑动,拓展了表演空间,增强了调度自由度。舞台表面的肌理处理也更为考究,采用乳胶漆反复涂绘,形成具有凹凸感的立体表面,呈现出更具厚重感与时代气息的视觉效果。多媒体呈现上,LED动态影像细节处理更为精进,如“巴黎街头抗议”场景中,燃烧的老报纸与飘散的传单,与舞台表演紧密融合,营造出身临其境的视听氛围。

该剧的演职人员由28名学生组成,他们来自6个学院10余个专业,涵盖不同年级。这支跨学科、跨年级的青春团队,从校园排练厅走向国家大剧院,完成了自身的蜕变与成长。青年何鲁的扮演者张德运,从大一入学便加入校园话剧队,从幕后到主演,在舞台浸润中一路成长。这群年轻学子历经数年排练与演出,获得的不仅是演技进步,更是对角色精神的深度融入。

演出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创新。”重庆大学副校长饶劲松表示,《何鲁》话剧的创排演出,是重庆大学美育和思政教育相结合的缩影,通过“挖掘校史—创排剧目—传播精神—反哺育人”的美育生态,实现了“舞台即课堂、演出即育人”。它不仅定格于国家大剧院的夜晚,更将内化为一代代学子的精神底色,伴随他们描绘人生风景。

场馆介绍
北京老舍茶馆成立于1988年12月15日,取自于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茶馆》,是集京味文化、茶文化、戏曲文化、食文化于一身,融书茶馆、餐茶馆、清茶馆、大茶馆、野茶馆、清音桌茶馆,六大老北京传统茶馆形式于...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三号楼3层
乘44路、48路、22路、特2路前门站下
北京老舍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