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老舍茶馆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呼伦贝尔大型原创话剧《父亲·大兴安》在首府重磅上演

更新时间:2025-11-28 17:35  浏览量:2

11月27日晚,由呼伦贝尔市艺术剧院倾力打造的大型原创话剧《父亲·大兴安》首次走出呼伦贝尔,于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开启连续两天的巡演。

这部斩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的舞台力作,以1952年国家成立初期发展急需木材为背景,用磅礴的叙事与细腻的情感,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70余年的生态变迁与务林人的精神史诗娓娓道来,为观众铺展了一幅“使命如磐、坚守如岳、生态如诗”的壮阔图景。

当晚,可容纳1300余名观众的大剧院内座无虚席。随着大幕拉开,“哈腰挂来吧(嘿哟);挺起来来吧(嘿哟)······”的浑厚抬木号子在剧场回荡,瞬间将观众带入林区开发初期的艰苦岁月。剧中,抗美援朝转业军人林青山代表第一代务林人,与工友们在深山中挥斧伐木,为国家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木材,而随着时代变迁,“林二代”“林三代”成为“看树人”,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舞台上,伐木作业的艰辛、工友间的温情互助、工人因火灾壮烈牺牲等剧情,让观众时而欢笑,时而热泪盈眶。尤其是剧中第一代林区工程师井月嫦临终前,颤巍巍唱响《林区三唱》的场景,“能做摇船的橹,就做摇船的橹,能粉身碎骨就粉身碎骨······”,苍凉的唱词与务林人无悔的奉献交织,令不少现场观众潸然泪下。正如那句林区人口口传颂的“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的话语,精准传递出务林人的使命担当!

“直到出演这部剧我才知道,林区为国家提供了两亿立方米的木材,人民大会堂也是用大兴安岭的木材建设的。”剧中井月嫦扮演者王颖感慨道,作为呼伦贝尔人我很骄傲,作为演员我有义务也很荣幸,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故事。

据了解,为真实还原林区风貌,该剧由呼伦贝尔市艺术剧院出品,联合话剧界泰斗宋国锋、剧作家孙浩,历时两年深入林区采风。全体人员参与其中,力求为务林人立传、为观众呈现出真挚又具有匠心的剧作。今年85岁的田凤泽是现场最年长的观众,作为大兴安岭林区的“林一代”,他动情说道:“感谢这部剧把我带回大兴安岭!我20多岁就到克一河林业局工作,为国家建设输送木材,剧里的场景既亲切又真切。如今大兴安岭进入永续发展阶段,育林、营林、造林成了关键词,真心祝福大兴安岭未来越来越好。”

《父亲·大兴安》此次亮相首府,是向全区乃至全国推广的重要一步,更是呼伦贝尔市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市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挖呼伦贝尔文化资源禀赋,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未来,将有更多根植地域、反映时代的文艺佳作,从呼伦贝尔这片文化厚土出发,奔赴更远的星辰大海。

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

现场报道记者:王爽 李庆鑫 赛汉 王慧敏

美编:任彦依

主编:周晴

监审:刁岩 郭悦

监制:康健 陈静文

总监制:张晓琦

场馆介绍
北京老舍茶馆成立于1988年12月15日,取自于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茶馆》,是集京味文化、茶文化、戏曲文化、食文化于一身,融书茶馆、餐茶馆、清茶馆、大茶馆、野茶馆、清音桌茶馆,六大老北京传统茶馆形式于...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三号楼3层
乘44路、48路、22路、特2路前门站下
北京老舍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