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官大贪,履历不知,铜陵枞阳县水利局王志高被查,绝不姑息
更新时间:2025-03-10 18:20 浏览量:14
文/编辑|芦声笛韵
春日的皖南小镇,茶馆里的茶客们正捧着青花瓷杯,聊着家长里短。忽地有人压低嗓子:“听说了吗?水利局那个王志高,栽了!”一石激起千层浪,茶碗里的雾气都跟着颤了颤。众人面面相觑——王志高是谁?履历不知,名不见经传,却成了纪委通报里的“主角”。
枞阳县纪委监委的通报来得干脆利落,像一记惊堂木拍在桌案上:“王志高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寥寥数语,却藏着千钧重量。这位水利局党组成员的履历仿佛被刻意抹去了墨迹,官方通报中不见他何时上任、分管何职,更无过往功过。倒是坊间传言四起:有人说他“管水管的不是民生,是油水”,有人说他“小官大权,雁过拔毛”。
王志高的故事,像极了古书里的“蠹吏”。明太祖朱元璋曾言:“吏治不清,民何以安?”可总有人铤而走险。枞阳县水利系统似乎成了腐败“重灾区”。就在四个月前,同一单位的水政监察大队原工作人员王成志也因“严重违纪违法”落马。一局两“虎”,是巧合还是必然?
翻看历史,小官巨贪的戏码从不新鲜。清代“钱粮师爷”方某,仅凭一纸账本便敛财万贯;当代更有村支书贪污数亿的荒唐事。王志高虽未达此“境界”,但通报中的“严重违纪违法”六字,已足够让人浮想联翩。水利工程向来是“肥差”,从项目审批到资金拨付,处处是寻租缝隙。包拯若在世,怕是要怒斥:“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王志高被查,是枞阳县纪委监委年后的“开门红”,也是全国反腐浪潮中的一朵浪花。近年来,从山东费县水利局韩锋,到陕西紫阳县水利局曹仲之,“水利系”官员接连落马,印证了那句老话:“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耐人寻味的是,王志高的通报中未见具体案情。这或许是办案需要,却也给公众留下悬念:他究竟动了哪块“奶酪”?是虚报工程款,还是插手招投标?抑或是学那《红楼梦》里的贾雨村,“护官符”一揣便忘了初心?清官海瑞若见此状,定要冷笑:“官场如染缸,白绢入内,焉能不黑?”
茶馆里的议论渐渐散了,茶客们咂摸着余味,心里却泛起嘀咕:王志高倒下了,可那些没被点名的“小官”呢?他们的履历是否也藏着猫腻?朱元璋发明“剥皮实草”酷刑震慑贪官,如今我们靠的是制度铁笼。但制度再严,仍需人心向廉。
最后留一问:若每个“王志高”都能在伸手前想起“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世间会少多少荒唐戏?评论区不妨聊聊——您身边是否也有这般“履历成谜”的“小官”?反腐路上,群众的眼睛该往哪儿盯?